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标题包含
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一字太虚,江苏高邮人。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被誉为“苏门四学士”之一。 秦观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结识了许多文人墨客,其...查看更多
jiemin33
去完善

译文
西城的柳枝在春风中轻柔摆动,触动了离别之痛,泪水止不住地流淌。还记得他(她)曾经用多情的方式为我系紧了远行的船。那时我们一同走过的绿色田野和红色的桥,如今已不见人影,只剩下流水空空。 美好的时光总是匆匆流逝不等人,心中的遗憾无法消散,何时才能停止呢?待到飞絮飘落的季节,我将登上高楼,放眼望去,春江都被我眼中的泪水染成了泪水的颜色,这无尽的愁绪,又怎能轻易流尽呢。
jiemin33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江城子:词牌名。 2. 西城:指古代城市里的西部区域,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所在的地方。 3. 杨柳:柳树,古人常用杨柳代指春天和离别之情。 4. 弄春柔:让春天的美好事物显得更加柔和。 5. 动离忧:触动离别忧伤的情感。 6. 多情:指对人有深厚的感情或喜爱。 7. 碧野:绿色的田野。 8. 朱桥:红色的桥,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曾经离别的地方。 9. 韶华:美好的年华,多指青春时光。 10. 不为少年留:不等待年轻人停留。 11. 恨悠悠:怨恨之情绵长不断。 12. 飞絮:飘散的柳絮。 13. 落花:凋谢的花朵。 14. 春江:春天的江河。
jiemin33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西城杨柳弄春柔”开篇,将读者带入了春天柳枝轻摇的动人景象中。然而,这种美好却引发了离别之忧,使得泪水难以收住。词人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当时别离的场景:“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这几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岁月流逝,人事已非,只剩下水面的波光粼粼还在诉说着过去的记忆。 紧接着,词人感叹道:“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感慨时光荏苒,青春不再,心中的遗憾和怨恨不知何时才能消散。春天的飞絮和落花的时刻,词人独自登上高楼,望尽春江,眼中所见仿佛都变成了无尽的泪水,流不尽那无法排遣的忧愁。 这首词以其深情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词人的离愁别绪和对时光的感慨。虽然诗歌的内容略显沉重,但其情感真挚深沉,极具艺术感染力。
jiemin33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是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的一首佳作。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085年左右,当时秦观已经通过科举考试步入官场,但因性格耿直,不善权谋,屡遭排挤和贬谪。这一时期,秦观在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对现实有了更深的反思,同时也激发了他对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渴望,因此他的词作中充满了感伤与浪漫的气息。 在北宋时期,词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许多文人墨客都热衷于创作词作。当时的社会风气较为开放,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追求较高,这使得秦观等人的词作得以广泛传播和接受。然而,北宋时期的国家政治形势却相对动荡,尤其是经历了王安石变法等一系列社会变革之后,士大夫阶层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这也给秦观等文人的生活和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jiemin33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