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下马东山路。
恍临风、周情孔思,悠然千古。
寂寞东家丘何在,缥缈危亭小鲁。
试重上、岩岩高处。
更忆公归西悲日,正蒙蒙、陌上多零雨。
嗟费却,几章句。
谢安雅志还成趣。
记风流、中年怀抱,长携歌舞。
政尔良难君臣事,晚听秦筝声苦。
快满眼、松篁千亩。
把似渠垂功名泪,算何如、且作溪山主。
双白鸟,又飞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下马走过东山的道路。
仿佛置身于风中,感受着周情的孔子的智慧,思绪悠远,跨越千年。
那寂寞的东家丘在哪里呢?那高耸的亭子仿佛在小小的鲁国。
再次登上那险峻的高处。
更想起公(指孔子)离去时的悲伤,那时天空阴沉,细雨绵绵。
可叹那些费心的篇章诗句。
谢安的雅志变成了乐趣。
记得那时的中年情怀,常常带着歌舞。
当时与君臣相处并不容易,晚年听到凄苦的秦筝之声。
眼前尽是千亩的松树竹子。
就像他的功名之泪,算起来,他不过是这溪山的主人。
那双白鸟,又飞走了。

去完善
释义
1. 下马东山路:这句诗中的“东山路”指的是山东地区。
2. 周情孔思:这里的“周情”和“孔思”分别指代周朝的礼仪和孔子的思想。
3. 寂寞东家丘何在:这句诗中的“东家丘”指的是春秋时期的大哲学家颜回。
4. 缥缈危亭小鲁:这句诗中的“小鲁”指的是鲁国,即今天的山东省。
5. 岩岩高处:这句诗中的“岩岩”指的是高耸的山峰。
6. 陌上多零雨:这句诗中的“零雨”指的是连绵不断的细雨。
7. 费却,几章句:这句诗中的“章句”指的是诗词中的篇章和句子。
8. 谢安雅志还成趣:这句诗中的“谢安”指的是东晋时期的政治家谢安,他的雅志成为了一种乐趣。
9. 中年怀抱,长携歌舞:这句诗中的“中年怀抱”指的是中年时期的情怀和抱负,而“歌舞”则是指娱乐活动。
10. 政尔良难君臣事:这句诗中的“政尔”指的是政治上的事情,而“君臣事”则是指君臣之间的关系。
11. 晚听秦筝声苦:这句诗中的“秦筝”是一种古代乐器,而“声苦”则是指音乐的声音很悲伤。
12. 松篁千亩:这句诗中的“松篁”指的是松树和竹子,而“千亩”则表示数量很多。
13. 功名泪:这句诗中的“功名泪”指的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流下的泪水。
14. 溪山主:这句诗中的“溪山”指的是山水风光,而“主”则是指主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贺新郎》是辛弃疾的作品,以山水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人生百态的感慨。
首句“下马东山路”,作者以马为喻,表达了对山路的向往和探索的欲望。接下来,“恍临风、周情孔思,悠然千古”,通过对古人对山水的赞美和思考,展现了作者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寂寞东家丘何在,缥缈危亭小鲁”,这里以东家丘和鲁国亭为喻,表达了对古人智慧和精神境界的敬仰。同时,“试重上、岩岩高处”,表达了作者对攀登高峰、追求真理的决心和勇气。
“更忆公归西悲日,正蒙蒙、陌上多零雨”,这里以公归西为喻,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同时,“嗟费却,几章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尽叹息和对文学创作的感慨。
“谢安雅志还成趣。记风流、中年怀抱,长携歌舞”,这里以谢安和风流中年为喻,表达了对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认同和尊重。同时,“政尔良难君臣事,晚听秦筝声苦”,表达了作者对君臣关系的无奈和对音乐魅力的欣赏。
最后,“快满眼、松篁千亩。把似渠垂功名泪,算何如、且作溪山主”,这里以松篁和渠垂为喻,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同时,“双白鸟,又飞去”,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转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贺新郎》以山水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贺新郎》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一首作品。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81年,正值金国南侵、南宋偏安一隅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辛弃疾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本是山东历城人,少年时参加义军,抗击金兵,后归顺南宋,希望恢复中原。然而,南宋朝廷却对他抱有戒心,多次被贬谪。
在辛弃疾所处的时代,南宋社会矛盾尖锐,民族矛盾激化。一方面,南宋统治者贪图享乐,政治腐败;另一方面,北方的民众饱受战乱之苦,渴望统一。在这样的背景下,辛弃疾的词作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和关切。
《贺新郎》一词正是辛弃疾在这种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词中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又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揭示了现实中的种种矛盾和问题。这首词既展示了辛弃疾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他在那个特殊时期的内心世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