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八

标题包含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八
自古皆有没,何人得灵长? 不死复不老,万岁如平常。 赤泉给我饮,员丘足我粮。 方与三辰游,寿考岂渠央!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陶渊明祖籍江西九江人,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宦家庭。他曾担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等小官,但他天性热爱自然,在任职...查看更多
彩妆酱达人
去完善

译文
自古以来都有生老病死,谁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呢? 不死又不变老,永远保持年轻的状态就像日常一样平凡。 喝了红色的泉水,在圆丘这个地方满足我的口粮。 就这样和日月星辰一起遨游,长寿难道会有尽头吗!
彩妆酱达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自古皆有没:自古以来,生命都会消逝。 2. 何人得灵长:什么样的人能长久生存呢? 3. 不死复不老:既不会死亡,也不会衰老。 4. 万岁如平常:寿命长达万年,就像普通人一样正常。 5. 赤泉给我饮:给我喝赤泉水。赤泉水是一种传说中的长寿水。 6. 员丘足我粮:员丘可以为我提供充足的粮食。员丘是传说中的仙境,内有仙桃等神奇果实。 7. 方与三辰游:我将与日月星辰一起畅游。 8. 寿考岂渠央:这么长的寿命哪里会终结呢?
彩妆酱达人
去完善
赏析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八》以超脱的视角表达了人类对于永生、长寿的追求。诗句中将“自古皆有没”的事实用一句“何人得灵长?”进行发问,巧妙地展现出人类的期盼和无奈。“不死复不老,万岁如平常”则暗示出作者心中的理想境界:生命的延续不再是个别现象,而是稀松平常的生活常态。 接下来的两句“赤泉给我饮,员丘足我粮”,借用了神话中“赤泉”“员丘”的概念,寓意生命之源与丰饶之地,以此为人们提供了生老病死之外的生存条件。诗人以这样的方式展现了令人向往的生命景象。 最后两句“方与三辰游,寿考岂渠央!”将视野拓宽到星辰宇宙,与日月星为伍,表达了诗歌中对寿命长久渴望的象征意义。至此,诗人以广阔无垠的想象空间和深远的思考,表达了对永生的美好愿景以及面对现实的豁达态度。
彩妆酱达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八》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创作于公元4世纪末至5世纪初。这个时期正值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士大夫开始追求精神的解脱和内心的宁静,形成了独特的隐逸文化。 陶渊明在此阶段的人生经历丰富,他曾入仕为官,但因不满官场腐败,选择了辞官回乡,过上了躬耕自足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体会到了与自然为伴、与山水相亲的快乐,也使他更加珍惜乡村生活的宁静和平淡。 在这首诗中,陶渊明通过描述阅读《山海经》时的所思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他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以豁达的心态看待人生的起伏,实现精神上的超越和自由。这首诗反映了陶渊明在面对时代的困境时,所表现出的坚定的信仰和高尚的品质,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彩妆酱达人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