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留东野
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长恨二人不相从。
吾与东野生并世,如何复蹑二子踪。
东野不得官,白首夸龙钟。
韩子稍奸黠,自惭青蒿倚长松。
低头拜东野,原得终始如駏蛩。
东野不回头,有如寸筳撞巨钟。
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
四方上下逐东野,虽有离别无由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愿意随他遨游天地之间,即使分别,又怎能断绝相逢的机会呢?

去完善
释义
寸筳:极短的小木棍,比喻微不足道的力量;巨钟:巨大的钟,比喻强大的事物。

去完善
赏析
全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中见奇崛。开篇借李白杜甫的遗憾引出主题,奠定怀才不遇与惺惺相惜的基调。接着通过对比自身与东野的不同处境,既表现了对友人的怜惜,也隐含着自我反思。随后“低头拜东野”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彰显了韩愈对友情的珍视。最后以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云龙追逐的画面,寄托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分离的不甘。整首诗结构紧凑,层层递进,既有个人情怀的抒发,也有超越时空的精神追求,堪称唐诗中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彼时韩愈与孟郊(字东野)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韩愈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但他始终关心国事、重视友情。此诗便是他在感慨自己与孟郊虽同处一世,却难以避免离别的痛苦时所作。他借李白和杜甫未能相从的遗憾,来映衬自己对孟郊的不舍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即便天各一方,也能如云龙相伴,永不分离。
在写这首诗的时候,韩愈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他的思想深受儒家“仁义”观念的影响,而孟郊则是一个性格孤傲、仕途不顺的诗人,二人惺惺相惜。他们之间的交往纯粹且真诚,因此当面对分别时,韩愈内心充满惆怅,并通过这首诗寄托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美好祝愿。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