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贾谊宅
一谪长沙地,三年叹逐臣。上书忧汉室,作赋吊灵均。
旧宅秋荒草,西风客荐蘋.凄凉回首处,不见洛阳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贬到长沙,度过了三年的流放生活,感叹着被贬的臣子。
给朝廷上疏担忧国家大事,以《离骚》来表达哀伤。
老房子已是一片荒草丛生,秋风瑟瑟之中,客人只能采食水中的蘋果;回望过去的那份悲凉,却找不到洛阳的故人了。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谪:被贬职。
2. 长沙:湖南省省会,这里指长沙郡。
3. 逐臣:被朝廷放逐的臣子,这里是诗人自指。
4. 上书:向皇帝进呈建议书。
5. 汉室:汉朝,这里泛指国家。
6. 作赋:写作辞赋。
7. 吊:悼念。
8. 灵均:屈原的字,这里代指屈原。
9. 秋荒草:秋天的荒芜杂草。
10. 西风:秋风。
11. 客荐蘋:做客时献上蘋果。
12. 洛阳人:指诗人自己。洛阳是唐代都城长安以东的文化名城。

去完善
赏析
《过贾谊宅》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在贾谊故居的所见所思。开篇两句“一谪长沙地,三年叹逐臣”,通过简要勾勒贾谊被贬谪到长沙的经历,表现了他内心的感慨。随后,诗人描述了贾谊“上书忧汉室,作赋吊灵均”的忠诚和才情,以此表达对他的敬佩之情。
接下来的诗句“旧宅秋荒草,西风客荐蘋”进一步展现了贾谊故居的荒凉景象。秋天萧瑟的氛围与孤独寂寥的心灵相互映照,突显出诗人内心深深的哀伤。最后两句“凄凉回首处,不见洛阳人”则意味着诗人故地重游,却再也无法找到昔日志同道合的朋友,进一步渲染了物是人非的苍凉之感。
整首诗歌情感深沉,充满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世事沧桑的感慨,令人不禁想起李商隐的名句“古来才大难为用”。在欣赏这首诗时,我们可以感受诗人的才情和胆识,同时也要反思当今社会中的人才任用问题,为国家繁荣和民族进步尽一份力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贾谊宅》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年)。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衰微,社会矛盾尖锐。
在这个时期,戴叔伦经历了人生的不幸。他的家乡在江西彭泽县,曾遭遇战乱,家园被毁,亲友离散。他本人也在战乱中失去了官职,流亡到湖南一带。这段苦难的经历使他深刻地感受到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
与此同时,当时的时代背景也给了戴叔伦很大的启示。他目睹了唐朝的衰落,深感责任重大。他关心民生,关注国家命运,希望用自己的才学为国家做出贡献。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如《过贾谊宅》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