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首·其四

标题包含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首·其四
泾水黄,陇野茫。 负太白,腾天狼。 有鸟鸷立,羽翼张。 钩喙决前,钜趯傍。 怒飞饥啸,翾不可当。 老雄死,子复良。 巢岐饮渭,肆翱翔。 顿地紘,提天纲。 列缺掉帜,招摇耀鋩。 鬼神来助,梦嘉祥。 脑涂原野,魄飞扬。 星辰复,恢一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他出生于河东(今山西永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才华横溢。 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柳宗元中...查看更多
阿飞的小蝴蝶_5155
去完善

译文
泾河滚滚浊流黄,田野广袤笼苍莽。 太白山高险威远,如天狼星光芒涨。 猛禽独立犹狰狞,羽毛凌厉似坚盾。 鸟喙尖利断前路,巨足稳立步步安。 腾空飞翔如愤怒,锐不可挡逞神勇。 昔日雄鹰已离世,雏鹰展翅展壮志。 在岐山饮水渭水,振翅尽情天地间。 地轴稳固刚正立,天柱高举苍穹现。 闪电之中挂旗帜,星光熠熠耀前方。 鬼魅神祇显身手,梦中授意呈吉祥。 将士舍身赴国难,英魂四散飞扬起。 星辰再现光辉时,大胜局面定恢弘。
阿飞的小蝴蝶_5155
去完善
释义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首·其四》是唐代诗人柳宗元创作的一组乐府诗中的第四首。这首诗主要描绘了战马、猛禽的英勇形象以及它们在战斗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表达了作者希望国家能够恢复秩序,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下面是针对这首诗中部分字词的解释: 1. 泾水黄,陇野茫:描述战场的情景,泾水黄暗示战争的激烈,陇野茫表现出战斗区域辽阔的特点。 2. 负太白,腾天狼:太白和天狼分别指代金星和火星,此处用星象隐喻战争的发生。 3. 有鸟鸷立,羽翼张:鸷是一种凶猛的鸟,这句描述猛禽英勇的形象。 4. 钩喙决前,钜趯傍:钩喙形容猛禽锋利的嘴巴,钜趯表示爪子强壮有力,这两句强调猛禽在战斗中的作用。 5. 脑涂原野,魄飞扬:形容战争残酷,生命陨落。 6. 星辰复,恢一方:意为希望国家重新恢复秩序,人们生活安宁。
阿飞的小蝴蝶_5155
去完善
赏析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首·其四》以激昂的笔调描绘出一幅英勇豪放的战斗场面。“泾水黄,陇野茫”形象地展现了边塞战场的广袤无垠,为下文描绘战事做足了铺垫。“负太白,腾天狼”进一步强调战事的紧张和激烈。同时,诗中的"鸷立"、“钩喙决前,钜趯傍”等词句刻画了鸟兽们的勇猛与战斗欲望,暗示出战局已经到了紧要关头。 “怒飞饥啸,翾不可当”形容了战士们勇往直前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于战士们精神的赞美。紧接着的“老雄死,子复良”象征了战争中的英勇传承,寓意着战争的残酷和生命力的顽强。“巢岐饮渭,肆翱翔”描绘了战士们驰骋疆场,英勇杀敌的画面。 “顿地紘,提天纲”则描绘了胜利后的喜悦与自豪。“列缺掉帜,招摇耀鋩”则体现了战争的艰苦历程和最终的胜利,寓示着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鬼神来助,梦嘉祥”表现了人们心中的愿望,希望得到神明的庇佑,以保佑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 最后两句“脑涂原野,魄飞扬。星辰复,恢一方”则是诗人对于战争惨状的深深同情和哀伤,同时也表达了对胜利者的祝福和祈祷。全诗充满了强烈的战斗激情和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令人热血沸腾。
阿飞的小蝴蝶_5155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首·其四》的作者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柳宗元。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20年左右,正值中唐时期。在那时,朝政逐渐稳定,社会趋于繁荣,但同时,各种矛盾仍然存在,文人士大夫纷纷以诗歌为武器,讽刺时弊,抒发内心的忧虑与期望。 柳宗元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国家治理的关注以及对太平盛世的向往。然而,他的人生际遇却颇有些坎坷。在他的一生中,曾一度受到朝廷的重视,参与政治改革,但因遭到权臣排挤,最终远离政治中心,被贬到湖南永州等地担任地方官职。这一时期,他的心灵得到了深刻的反思,对人生和道义有了更深的理解。在他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与此同时,这个时期的唐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历史阶段。虽然社会表面仍呈现出繁荣景象,但内在的各种矛盾已经日益激化,民生困苦,政治腐败,边境不稳等问题接踵而至。这些时代背景让柳宗元更加坚定地走上了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文学创作道路。
阿飞的小蝴蝶_5155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