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朝来曲

标题包含
朝来曲
日昃鸣珂动,花连绣户春。 盘龙玉台镜,唯待画眉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著名边塞诗人。他的诗以描绘边疆风光、表现戍边将士英勇豪放的精神风貌而著称,被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出生于京兆(今陕西西安),家境贫寒。他年轻时曾漫游...查看更多
RaRa_2307
去完善

译文
太阳渐渐西下,马勒上的玉铃声随之响起,春天的花儿绽放在一户户人家门前。 那一面盘龙纹的玉台镜子,只等待着它最心爱的主人,那位美丽的女子来描绘她精致的美貌。
RaRa_2307
去完善
释义
日昃:太阳偏西的时候,这里指傍晚时分。 鸣珂:马勒上的玉饰撞击发出的声音,形容骑马。 花连绣户春:花开的季节,家家户户的门窗也都关不住春光。 盘龙:盘旋的青龙,形容镜子上面的纹饰精美。 玉台镜:精美的镜子。 唯待:等待,只等着。 画眉人:梳妆的女子。
RaRa_2307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朝来曲》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一首描绘女子生活的诗。首句“日昃鸣珂动”中的“鸣珂”指的是玉石碰撞的声音,象征着贵族女子的身份。第二句“花连绣户春”则描绘了女子所处的环境,如花般的锦绣家庭,春天般美好的生活。 接下来的两句“盘龙玉台镜,唯待画眉人”则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日常活动:她正在用一面镶嵌着龙纹的镜子精心地画着自己的眉毛。这首诗通过对女子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唐代上层社会的生活场景以及人们对美的追求。
RaRa_2307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朝来曲》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唐朝贞观年间(约公元650年),此时正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期,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为文学艺术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在这个时期,王昌龄因才学出众而成为朝廷官员,然而,他在官场上并不得志,多次遭贬谪。尽管如此,王昌龄依然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以诗歌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他的诗歌题材广泛,既有描绘山水田园的宁静之美,也有反映战争场面的英勇悲壮,深受当时及后世人们的喜爱。 在这首《朝来曲》中,王昌龄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清晨朝霞映照下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RaRa_2307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