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夏诗
不着衣冠近半年,水云深处抱花眠。
平生自想无官乐,第一骄人六月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半年来未曾穿衣戴帽,在水云深处的怀抱里与花儿共眠。一生自认为没有做官的乐趣,最骄傲的是六月的晴天。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消夏:指度过炎热的夏季。
2. 不着衣冠:不穿衣服。这里指没有穿朝服或官服。
3. 水云深处:形容幽静、隐蔽的地方。
4. 抱花眠:抱着鲜花睡觉。形容生活悠闲自得。
5. 无官乐:没有做官的快乐。
6. 第一骄人六月天:指最骄傲、得意的是在六月夏天的时候。

去完善
赏析
《消夏诗》袁枚这首诗歌以轻松诙谐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夏日炎炎中的闲适生活。诗人脱去官服,在山水之间与花儿相伴而眠,充分展示了他远离官场之后的悠然自得。而诗歌最后一句“第一骄人六月天”更是充满情趣地表达了对炎炎夏日的一份独特喜爱。整首诗歌情感真挚、语言简练,令人感受到诗人那自由自在、与世无争的心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消夏诗》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一首古体诗,创作于乾隆年间。当时袁枚已步入中年,曾在翰林院任职,但因官场黑暗而辞官回乡,开始了他田园诗歌的写作生活。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午后,诗人独居江楼,遥望天际,欣赏自然美景的画面,表达了他闲适的心境和超然物外的境界。
在这个时期,清王朝正处于鼎盛时期,国泰民安。然而,官场腐败、民生疾苦等问题也逐渐显现。袁枚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人,对现实社会抱有深深的忧思,但他又无法改变现状,因此选择了辞官归隐,致力于文学创作,借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情操。
在诗歌创作上,袁枚主张“性灵说”,强调诗歌要表现真性情,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深受人们喜爱。《消夏诗》正是他这一时期心态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在诗坛上独树一帜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