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独酌·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一朵花之间斟满美酒,独自小酌却无人陪伴。
向天上的明月举杯邀请,加上自己与影子就是三个人了。
月亮并不懂得饮酒的乐趣,只有我的影子跟随着我。
暂时与月亮和影子相伴,趁着春天一起欢乐吧。
我唱歌时月亮似乎在倾听,我起舞时影子也跟着零乱摇曳。
清醒的时候我们一起分享欢乐,醉了之后我们就各自离去。
希望我们能够永远沉浸在无忧无虑的游玩中,相约在未来的遥远银河。

去完善
释义
1. 花间:指鲜花盛开的美丽世界。
2. 一壶酒:一壶美酒。
3. 无相亲:没有亲友陪伴在身边。
4. 举杯邀明月:举起酒杯邀请明亮的月亮一起喝酒。
5. 对影成三人:倒映在地面上的我的影子和我以及月亮共同组成了三个人。
6. 月既不解饮:月亮并不能理解饮酒的乐趣。
7. 影徒随我身:影子只是随着我的身体而存在。
8. 暂伴月将影:暂时与月亮和影子相伴。
9. 行乐须及春:趁着春天的大好时光尽情玩乐。
10. 我歌月徘徊:我唱歌的时候月亮好像也在跟着我来回摆动。
11. 我舞影零乱:我跳舞的时候,我的影子也变得凌乱不堪。
12. 醒时同交欢:清醒的时候我们可以共享欢乐。
13. 醉后各分散:喝醉以后就各自分开了。
14. 永结无情游:希望永远与月亮和影子结成忘情之游。
15. 相期邈云汉:期望我们能再次相见于遥远的银河之中。

去完善
赏析
《月下独酌·其一》是李白的著名诗作之一,这首诗借月下的独酌抒发诗人的孤独之情,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魅力。
首联“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揭示了诗人的孤独境地,一壶酒,没有亲友相伴,只有花在旁边,表现了诗人在孤独中的自娱自乐。
颔联“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则表现了诗人的奇思妙想,他举杯邀请明月一起喝酒,这样就形成了三个人的局面,这既是对孤独的反衬,也是对孤独的自我解脱。
颈联“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揭示了这种状态的无奈,月亮不会饮酒,只有影子相随,依然无法摆脱孤独的心境。
尾联“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则表明了诗人决定把握春光,及时行乐的积极态度。
全诗通过形象的场景和富有个性的描绘,展示了诗人面对孤独的独特处理方式,表现了其豪放、乐观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月下独酌·其一》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左右。在这个时期,李白由于被赐金放还而离开长安,开始了他的游历生活。他怀着满腔的抱负和才华,却未能得到朝廷的重用,这使他感到无奈和惆怅。
在那个时代,唐朝正处于鼎盛时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艺术的发展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峰。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也逐渐加剧,政治斗争日益激烈。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都怀才不遇,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也为李白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月下独酌·其一》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诗中以月为伴,以酒为友,表达了李白对人生孤独的感慨和对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不甘寂寞、渴望结交知己的心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既体现了李白的个性特点,又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