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示知命弟
山又水,行尽吴头楚尾。兄弟灯前家万里,相看如梦寐。
君似成蹊桃李,入我草堂松桂。莫厌岁寒无气味,余生今已矣。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水之间,走到了吴地的尽头和楚地的末尾。相隔万里的兄弟们在灯火前相见,仿佛梦境一般。
你就像那硕果累累的桃李树,走进了我的简陋茅屋。不要抱怨寒冷的季节没有味道,我已经活到了生命的尽头。

去完善
释义
1. 山又水:描述曲折的山水。
2. 吴头楚尾: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地区,此指旅途遥远。
3. 成蹊桃李:用李广杏的故事,比喻名声卓著的人。
4. 草堂松桂:指简陋的住所。
5. 岁寒无气味:意指艰难困苦的环境。
6. 余生今已矣:表示自己年岁已高,生命即将结束。

去完善
赏析
《谒金门·示知命弟》是一首借景抒情、寄托兄弟深情的长短句词。词人通过描述山水之行,暗示自己离家的孤寂和对兄弟的思念之情。开篇两句“山又水,行尽吴头楚尾”表现出离家路途之遥和时间的流逝。接下来的“兄弟灯前家万里,相看如梦寐”,点明词人对兄弟的深厚感情。他以梦境来形容两人重逢的场景,表达出对彼此深深的眷恋。
下片则是对兄弟品德的高度赞誉。词人以比喻手法,将兄弟比作花香四溢的桃李树(“君似成蹊桃李”),赞扬他们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而将自己则比拟为山间松桂,体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结尾处词人寄语兄弟:“莫厌岁寒无气味,余生今已矣。”意味要珍惜当下时光,不惧寒冷,让生命散发光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谒金门·示知命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在元祐年间(1086-1094)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是写给他的弟弟黄知命的,表达了他对弟弟的关爱和期望。
在这个时期,黄庭坚已经进入了文坛,他的文学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然而,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并不稳定,多次受到贬谪。这使得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促使他更加关注家庭和朋友的关系。
同时,这个时期正值北宋中期,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这也为黄庭坚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使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