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少府监李丞山池
能向府亭内,置兹山与林。
他人骕骦马,而我薜萝心。
雨止禁门肃,莺啼官柳深。
长廊閟军器,积水背城阴。
窗外王孙草,床头中散琴。
清风多仰慕,吾亦尔知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欢迎来到我们的亭子里,这里有山有林。
他人骑着高头大马,而我却有着隐士的心。
雨停之后,皇宫的大门显得庄严肃穆;黄莺在官柳深处欢快地歌唱。
长廊里陈列着兵器,积水处背对着城市的阴影。
窗户外的草地,曾是王子们游荡的地方;床边放着中散子的古琴。
这里的清风令人仰慕,我亦是这风的知音。

去完善
释义
题目:《题少府监李丞山池》中的“题”意为在古人所写的内容之上再写作;“少府监”是唐代的官员;“李丞”是此位官员的名号;“山池”为这位官员的私人园林。整句意思是评价李丞的园林诗作。
1. 能向府亭内,置兹山与林:这里的“能”表示有才干,有能力;“向”指朝向,向着;“府亭”是古代官方办公场所;“置兹山与林”指在这座府亭的庭院里安置了山水树林。
2. 他人骕骦马,而我薜萝心:“他人骕骦马”比喻他人的繁华世界;“而我薜萝心”表达的是诗人向往隐逸生活的心态。
3. 雨止禁门肃,莺啼官柳深:“雨止禁门肃”描述的是雨后皇城的寂静;“莺啼官柳深”描绘出春天来临,柳树丛中传来黄莺的叫声。
4. 长廊閟军器,积水背城阴:“长廊閟军器”说的是皇宫的长廊内放置着武器;“积水背城阴”指的是水池背靠城市的一角。
5. 窗外王孙草,床头中散琴:“王孙草”暗示了诗人思念故土之情;“床头中散琴”表示诗人弹琴自娱。
6. 清风多仰慕,吾亦尔知音:这句意为许多人都敬仰清新之风,我和你也是彼此的知音。

去完善
赏析
《题少府监李丞山池》李颀这首诗描绘了少府监李丞山池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感悟。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池的宁静、和谐,以及他对自然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他人的繁华生活,表达了自己清心寡欲的心境,以及对知音的渴望。整首诗意境优美,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古诗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少府监李丞山池》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一首山水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这一时期是唐朝的鼎盛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
在这个时期,李颀作为一名文人墨客,以诗为业,广交朋友,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他的一生充满了游历与交游的经历,这使得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既有描写自然风光的,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更有抒发个人情感的。
在这首《题少府监李丞山池》中,李颀描绘了李丞山池的美景,通过观察和感受山水的魅力,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阶层对山水文化的崇尚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