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金城北楼

标题包含
金城北楼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高适(700年-765年),字达夫,唐朝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王之涣、王昌龄并称为“边塞四诗人”。他的诗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边塞特点。 高适出生于渤海蓨县(今河...查看更多
dpuser_8088364864
去完善

译文
北楼的西边是晴空万里,积水的池塘和连绵的群山美如画中景象。 湍急的水流声如飞箭般急迫,而城头的残月仿佛一把拉满弦的弓。 想当年在磻溪垂钓的姜太公是多么令人向往,如今仍能想到塞上的老翁对于体道的真谛。 问一问边疆还有什么事,至今羌笛仍然吹奏着无尽的哀怨。
dpuser_8088364864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金城:古郡名,位于今甘肃兰州市一带,此地有黄河、祁连山等壮美景色。 2.磻溪: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南的磻溪镇,相传姜子牙曾垂钓于此。 3.塞上翁:指古代戍边的将士或领兵将领,这里可能指杨洪基,他曾以高超骑射技艺闻名。 4.羌笛:我国古老的乐器之一,传自古代西部民族羌族,音色幽怨苍凉。
dpuser_8088364864
去完善
赏析
首联:诗人站在高楼上向西望去,满眼都是晴朗的天空,而远处的水面和山脉相接的画面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这里描绘出了广阔无垠的视野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颔联:湍上的水流声急促有力,如同离弦之箭;而城头的残月犹如一张拉满的弓。这一联用箭和弓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了大自然的声响和形状,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颈联:垂钓的渔夫让人想起姜子牙这样的智者,而诗人体悟自然之道时又想起了当年在边疆戍守的老兵。这里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和边防生活的双重向往。 尾联:最后一句问边境的士兵们还有哪些烦恼,为何至今仍听到他们吹奏的羌笛饱含着无尽的哀愁。这不仅是诗人的疑问,也是对所有人的发问,提醒人们关注边疆战士的生活状态和心理需求。
dpuser_8088364864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金城北楼 鸟道一涉足,天际但青冥。黄河入海流,远色转青青。 曾上楼头望,鸿鹄连翩起。白日竟西迈,群峰忽已暝。 孤城当落晖,徒倚愁如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在金城北楼创作的,时值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在这个时期,高适虽然得到玄宗皇帝的赏识,但由于宦途多舛,他并没有在朝中获得显要的职位。尽管如此,高适在文学上的造诣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他与杜甫、李白等人并称为“唐代四大诗人”。 在开元年间,唐王朝正处于鼎盛时期,国力强盛,政治稳重,经济繁荣,文化璀璨。然而,随着皇权的逐渐集中,玄宗皇帝的骄奢也逐渐显现,使得国家内部的矛盾不断加剧,为日后的安史之乱埋下了伏笔。在这种背景下,诗人站在金城北楼之上,眺望着远方的河山,内心充满了忧虑和惆怅。
dpuser_8088364864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