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刘大校书
昔日京华去,知君才望新。
应犹作赋好,莫叹在官贫。
且复伤远别,不然愁此身。
清风几万里,江上一归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很久以前离开了繁华的京城,知道你现在才华横溢名望卓越。你还是能写出优美的文章,不必叹息任职时的贫穷。再次为别离感到悲伤,如果不这样就会为自己的处境感到忧愁。清爽的风儿吹拂数千里,江面上出现一位回家的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京华:指京城长安。
2. 才望:才能与声望。
3. 作赋:这里用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典故,他在《长门赋》中描绘了陈阿娇失宠后的哀怨之情。这里表示刘大校书的文采出众。
4. 莫叹:不要叹息。
5. 且复:姑且再说。
6. 伤远别:为即将远离而悲伤。
7. 不然:如果不这样。
8. 清风几万里,江上一归人:比喻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去完善
赏析
《别刘大校书》是高适的一首送别诗。全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充满了惜别之情和对朋友的深深关怀。首联“昔日京华去,知君才望新”,表达了诗人对刘大校书的才华和声望的敬仰。颔联“应犹作赋好,莫叹在官贫”,劝慰朋友不要因为官职低微而叹息,要相信自己的才华和努力。颈联“且复伤远别,不然愁此身”,表现了诗人对于离别的不舍,以及对朋友未来的担忧。尾联“清风几万里,江上一归人”,以广阔的自然景象收尾,寓意着友情如同清风一般永存,即使相隔千里,也会心心相印。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细腻,堪称送别诗中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别刘大校书》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45年左右,正值安史之乱前夕,社会动荡不安。
高适在晚年时期,由于时局变化,他的人生经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曾担任太子少保、御史大夫等要职,但由于政治斗争失败,被贬为庶民。在这段期间,高适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他的诗歌作品也更多地反映了现实社会的矛盾和问题。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高适与友人刘大校书的离别之情更为深刻。他们在战乱之中相识,共同度过了许多艰辛岁月,如今却要各奔东西,让人感叹世事无常。因此,这首《别刘大校书》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还展现了当时人们身处乱世的无常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