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法院
胜景门闲对远山,竹深松老半含烟。
皓月殿中三度磬,水晶宫里一僧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美好的景致就在门前,面对着远方的青山;竹林幽深、松树苍老,似乎含着一抹雾气。在明亮的月光下,宫殿里的钟声敲响了第三次;在水晶宫里,一位僧人正在静心打坐。

去完善
释义
胜景门:描绘出美好的景色之地。
远山:指远方的山峰。
竹深松老:形容竹子茂密、松树苍老的景象。
半含烟:表示树木间烟雾缭绕的意境。
皓月殿:指明亮的月光照耀下的宫殿。
三度磬:三次敲击磬的声音。磬,古代石制或玉制的打击乐器。
水晶宫:传说中水底的神仙居所,这里可能比喻清净而明亮的环境。
一僧禅:一位僧人在这里静坐修行。

去完善
赏析
《题法院》常建:这首诗描绘了幽静雅致的寺庙环境,以及寺中宁静的氛围。首句“胜景门闲对远山”描绘了寺庙的入口与远方的山景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自然与宁静之感。次句“竹深松老半含烟”则进一步描述了竹林和松树的苍翠,透露出清幽的氛围。诗的三四句“皓月殿中三度磬,水晶宫里一僧禅”描绘了寺内庄重的氛围,皓月映照下的寺庙,回荡着钟声,彰显出静谧与神圣。整首诗既展现了寺庙的景色之美,又传递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法院》是唐朝诗人常建在贞观年间(627-649年)所创作的。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从战乱走向繁荣的过渡阶段,长安作为当时的国都,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常建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作了这首诗。
常建在贞观年间的生活经历丰富多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并未取得显著成就。后来他选择在朝廷任职,担任了一些相对低级的官职。尽管他的仕途并不顺利,但他并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热爱。在这段时间里,他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并尝试将这些感受融入到诗歌创作中。
在这个时代,长安城的百姓生活逐渐好转,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随着社会地位的提升,官场上的腐败现象也逐渐显现。面对这样的现实,常建深感忧虑,他希望通过对法院这一机构的描绘,揭示出社会的矛盾和问题,唤起人们对公正和公平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