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倦客如今老矣
倦客如今老矣,旧时不奈春何。几曾湖上不经过。看花南陌醉,驻马翠楼歌。
远眼愁随芳草,湘裙忆著春罗。枉教装得旧时多。向来箫鼓地,犹见柳婆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如今我已经厌倦了世事,过去的我无法抵挡春天的美好。曾在湖边多次漫步,沉醉在繁花盛开的南陌,驻足于青楼欢歌。
我的目光随着远方的芳草而忧愁,回想起曾经穿着湘裙赏春的情景。白白地让自己回到了过去的日子。那片曾充满欢歌笑语的地方,如今依然能看到婆娑的柳树。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临江仙:词牌名。
2. 倦客:厌倦奔波的人。这里指词人自己。
3. 老矣:老了。
4. 旧时:往昔,过去。
5. 不奈春何:无法承受春天的美好时光。
6. 几曾:表示时间副词,意思是“什么时候”。
7. 南陌:南方的道路。
8. 驻马:停下来骑马。
9. 翠楼:绿色的楼房,此处指歌楼。
10. 湘裙:湖南地区妇女所穿的一种裙子。
11. 春罗:春天里的花草。
12. 枉教:白白地让人。
13. 装得旧时多:指装束与往日相似。
14. 向来:曾经。
15. 箫鼓地:演奏箫鼓的地方。
16. 柳婆娑:形容柳树摇摆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倦客”为主题,写出了时光荏苒、物是人非的感慨。上阕描绘了昔日的美好时光,湖上过、醉花南陌、驻马翠楼,似乎一切还是那么的清晰。然而下阕却陡然一转,眼前所见不过是远处的芳草和记忆中的湘裙春罗,不禁让人叹惋曾经的青春岁月已如烟云般飘散。最后两句则暗示尽管过去的一切已经难以追还,但曾经的箫鼓之地依然能见到婆娑的柳树,预示着希望还在,未来的日子还可以好好把握。整首词借景抒情,婉转动人,充分展示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临江仙·倦客如今老矣》是南宋词人史达祖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末年,当时史达祖已经年事已高,人生阅历丰富。在他的一生中,他曾担任过权臣韩侂胄的幕僚,因参与政治斗争而遭到牵连,最终被贬谪至蛮荒之地。在这段时间里,他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对世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南宋末年,国家内外交困,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史达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感慨万千,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对社会的观察融入到了这首词中。他在词中描绘了自己从年轻到年老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磨难和挫折。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迷茫。
总的来说,《临江仙·倦客如今老矣》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的词作,通过史达祖的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