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 其一
只是寻常操,传来便不同。初疑声已尽,旋觉曲方中。清碎如章草,和平似国风。自从今夕听,吾耳一生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不过是一段平常的演奏,但传到我耳边就完全不同了。
一开始我怀疑是否已经演奏完毕,马上又觉得曲子才刚刚进入高潮部分。
乐声清晰如楷书,和谐如同国风诗。
从今晚开始聆听,我的耳朵仿佛重获新生。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寻常:普通、平常。
2. 操:弹奏。
3. 旋:随即、不久。
4. 曲:曲子。
5. 方中:正适合。
6. 清碎:清脆。
7. 章草:古代草书的一种,字迹略工整。
8. 和:和谐。
9. 平:平静、柔和。
10. 自:从……开始。
11. 今夕:今天晚上。
12. 一生聋:一辈子听不到美妙的音乐了。

去完善
赏析
《琴·其一》是一首描绘古琴演奏之美的诗作。诗人潘牥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古琴音乐的奇妙魅力。在诗人看来,这寻常的琴声与别不同,独具韵味。当琴音刚响起时,仿佛声音已经消失;然而转瞬间,曲调又回荡在耳边,令人陶醉其中。
诗中将琴声比作章草和国风,形象地描绘出琴声的特点。章草书体有简练之美,而国风则代表了一种平和、敦厚的气质。这种对比既突出了琴声的艺术价值,也传达出诗人对琴乐内涵的独特见解。
结尾一句“自从今夕听,吾耳一生聋”,意为自从今晚听了这美妙的琴声,我的一生的耳朵都得到了满足。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琴乐的无比喜爱,以及琴声给他带来的深刻震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琴 其一》潘牥
松风孤枕晓初寒,梦回幽壁泠泠弹。
古峡秋深声更苦,两崖霜落月如残。
洞庭木落楚山青,客泪曾题落照厅。
此夜西窗无复梦,片帆吹动已天明。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朝末年,正值金国南侵,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潘牥(fāng)作为一名文人,虽然未曾从军,但他的生活也受到了战争的影响。他曾在洞庭湖边度过一段时间,那里的山川景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远离故乡的旅途中,他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对战争的苦难感到痛心疾首。在这首诗中,他以琴声为引子,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