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归朝欢·别岸扁舟三两只

标题包含
归朝欢·别岸扁舟三两只
别岸扁舟三两只。葭苇萧萧风淅淅。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渐渐分曙色。路遥山远多行役。往来人,只轮双桨,尽是利名客。 一望乡关烟水隔。转觉归心生羽翼。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相催逼。岁华都瞬息。浪萍风梗诚何益。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他是北宋著名词人,与苏轼并称为“苏柳”。 柳永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曾担任过官职。他从小就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擅长诗词创作。然...查看更多
小西
去完善

译文
河岸上,三两艘小船轻轻摇曳。蒹葭瑟瑟,微风拂面。沙洲上的大雁冲破烟雾飞翔,溪桥边,残月与霜露相映成趣。晨曦逐渐显现。路途遥远,行色匆匆的旅客络绎不绝。那些来来往往的人,乘坐着独轮双桨,都是为了名利而奔波。放眼望去,故乡已经被烟水隔断。突然觉得渴望归乡的内心就像长了翅膀。那些关于愁云、哀雨的牵绊总是萦绕心头,新的一年和旧的一年相互催促逼迫。岁月如同流水般匆匆消逝。随波逐流,听风沉浮,这到底有什么好处?还是回家吧,那高楼深处的她,也在时刻思念着我。
小西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别岸扁舟三两只:别岸,对岸;扁舟,小船。 2. 葭苇:芦苇。 3. 萧萧:风声。 4. 淅淅:象声词,形容风声。 5. 沙汀:沙滩上的小平地。 6. 宿雁:栖息的雁子。 7. 破烟:冲破烟雾。 8. 溪桥:小溪上的桥。 9. 残月:不完整的月亮。 10. 和霜白:与霜一样白。 11. 分曙色:曙光渐明。 12. 路遥山远:路途遥远。 13. 多行役:很多出行的人。 14. 只轮双桨:指代船只。 15. 利名客:追求名利的人。 16. 一望乡关:一眼望去是故乡的地方。 17. 烟水隔:烟雾笼罩的江河。 18. 归心生羽翼:生出翅膀急切回家的心情。 19. 愁云恨雨:表示愁绪的云雾和雨水。 20. 两牵萦:相互牵挂。 21. 新春残腊:新年和岁末。 22. 相催逼:相互催促。 23. 岁华:年华。 24. 瞬息:一瞬间。 25. 浪萍风梗:像风浪中的浮萍和风中的草梗,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26. 归去来:回到过去的日子。 27. 玉楼深处:华丽的楼阁深处。
小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别岸扁舟三两只”开篇,描绘了清晨江边的景象,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种离别的氛围。紧接着,词人以“葭苇萧萧风淅淅”和“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气氛,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离别时的淡淡忧伤。 接下来的词句中,作者表达了对路途遥远的感慨和对名利客的嘲讽。“往来人,只轮双桨,尽是利名客”,道出了世人皆为名利奔波的现实,也为下文抒发出归心之念埋下了伏笔。 下片则以“一望乡关烟水隔”开头,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随后,“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相催逼”描绘出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无情,更突显了思乡之情的深切。 最后,“岁华都瞬息。浪萍风梗诚何益。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则是词人对未来的期许。即便人生如浮萍、似断梗,但在内心深处,总有一份真挚的感情在等待着他,这便是他归去的动力所在。
小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归朝欢·别岸扁舟三两只》是宋代著名词人柳永的一首代表作。此词大约创作于北宋中期,即公元960-1127年间。 在那个时期,柳永经历了人生的起伏跌宕。他一度致力于科举考试,希望实现政治抱负,但多次失利,直至晚年才获得功名。在此期间,他放荡不羁,流连于青楼酒肆,结交了许多歌女和艺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生活体验。这种经历使他的词作具有独特韵味,深刻揭示了市井生活和民间疾苦。 在北宋中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作为文人墨客,柳永受到了当时的浓厚文化氛围熏陶。他的作品善于描绘都市风貌,展现出繁华的市井生活景象,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风貌和社会变革。 综上,在这首《归朝欢·别岸扁舟三两只》中,柳永以独特的视角抒发了个人情感,也呈现了北宋中期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画卷。
小西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