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如梦令·紫黯红愁无绪

标题包含
如梦令·紫黯红愁无绪
紫黯红愁无绪,日暮春归甚处?春更不回头,撇下一天浓絮。春住!春住!黦了人家庭宇。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璱人,号定庵,浙江杭州人。他是中国清朝中期著名的文人、政治家、改革家,被誉为“文坛泰斗”。 他在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有很高的造诣,特别是在诗歌创作上,以其深刻的...查看更多
大福小白
去完善

译文
紫色的暗淡和红色的哀愁让人思绪混乱,傍晚的春天去了哪里?春天不再回头,留下了漫天飘落的柳絮。春天啊,留下来吧!春天的离开让家中庭院变得昏暗。
大福小白
去完善
释义
1. 紫黯:紫色昏暗,指春天的景象。 2. 红愁:红色的忧愁,形容春天的花朵凋谢的景象。 3. 无绪:没有头绪,形容心情杂乱。 4. 日暮:太阳落山,指傍晚时分。 5. 春归:春天离去,指春天的结束。 6. 甚处:哪里,指春天的去向。 7. 不回头:不回头的意思,表示春天一去不复返。 8. 撇下:丢弃,指春天离去的无情。 9. 一天:整个天空,形容柳絮飘散的范围广阔。 10. 浓絮:密集的柳絮,形容春天的景象。 11. 春住:希望春天能够停留下来。 12. 黦:黄黑色,这里指柳絮沾染在家庭的门窗上,使得家庭显得陈旧。 13. 庭宇:庭院的房屋,这里指家庭的环境。
大福小白
去完善
赏析
《如梦令·紫黯红愁无绪》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词作。首句“紫黯红愁无绪”点出了春天的色彩和氛围,以紫黯和红愁为基调,展现出一派凄迷的景象。紧接着的“日暮春归甚处?”暗示出作者对春天离去的无奈与不舍。接下来的“春更不回头,撇下一天浓絮。”则是更进一步地描绘春天离去时的情景,用“撇下一天浓絮”来形容春天的离开,形象生动,让人感受到春天离去的决绝。 最后两句“春住!春住!黦了人家庭宇。”则是作者在内心的呐喊,希望春天能够停下脚步,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只能看着春意渐行渐远,留下一片苍凉。整首词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不舍,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大福小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如梦令·紫黯红愁无绪》是清代著名文人龚自珍的一首词。此词创作于鸦片战争前夜,此时的中国正处于社会动荡、国运衰微的历史时期。一方面,封建制度的弊端日益显现,另一方面,西方列强的侵略也使国家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龚自珍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深感忧虑。 词人通过描绘自然界中的紫黯红愁之景,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无尽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他希望能唤起人们的忧患意识,共同面对国家的危难。然而,由于当时社会的封闭性和人们的麻木不仁,他的理想并未得到广泛响应。在困境中,龚自珍发出了“众醉独醒”的呼声,以此警示世人。
大福小白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