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燕子鸿雁飞过,黄莺也离去,细细思量人生有无数的烦恼与思绪。我们的时光如同春天里的梦境,而许多事情就像秋天云朵般散去难以寻回。过去的那些美好的日子就像一对神仙眷侣,可惜再也挽留不住。所以我劝告大家,不要太过清醒,有时候应该放任自己在花海中喝得大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燕鸿:燕子和大雁,这里指代季节更替。
2. 浮生:指短暂的人生。
3. 春梦:比喻美好但短暂的时光。
4. 闻琴解佩:形容美好的爱情故事。
5. 独醒人:特立独行的人。
6. 烂醉花间:沉迷于美好的事物。

去完善
赏析
《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是北宋词人晏殊的一首名篇。此词以春天的变化为背景,通过对燕子和黄莺的描绘,感叹人生的无常和无奈。同时,词中透露出一股豁达的人生态度,劝告人们不必过于清醒,要学会在人生中适当放松自己。
上阕起句“燕鸿过后莺归去”,通过燕子和黄莺的离去,暗示春天即将结束。然后笔锋一转,引出“细算浮生千万绪”,表明人生如梦,复杂多变。接下来的“长于春梦浮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则是对这一观点的深化,认为人生如同春梦一样短暂,又像秋天的云彩一样难以追寻。
下阕起句“闻琴解佩神仙侣”,以传说中能歌善舞、相互敬慕的琴瑟夫妇为喻,表达了理想中的美好爱情。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挽断罗衣留不住”暗示美好的时光总是稍纵即逝。所以作者在结尾提出忠告:“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意思是劝诫人们不要过分执着,要善于在花间畅饮,享受生活。
整体来说,这首词既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又有豁达的人生态度,富有哲理意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晏殊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020年左右,正值北宋时期,社会政治较为稳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
在这个时期,晏殊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生活丰富多样,既有庙堂之高的朝政事务,也有江湖之远的诗酒雅集。他在政治上勤奋敬业,深受皇帝赏识;在文学上则善于抒发情感,颇受文坛推崇。这种复杂的人生经历为他的诗词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首词中,晏殊通过对燕鸿、莺归去的描绘,表达了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这种感慨既源于他本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悟,也受到当时文人墨客普遍关注人生哲理的影响。此外,词中还透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生活的期许。这些情感充分展示了晏殊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情感世界,使得这首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