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古
细推今古事堪愁,贵贱同归土一丘。汉武玉堂人岂在,
石家金谷水空流。光阴自旦还将暮,草木从春又到秋。
闲事与时俱不了,且将身暂醉乡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仔细思考古今之事令人感慨万千,无论尊贵还是贫贱最终都将化为一抔黄土。昔日汉武帝宫殿里的那些佳人如今已无处找寻,石家的金谷园虽有流水却已成空。时光自早至晚不断流逝,草木春生秋凋循环不息。诸多琐事与时光一同难以消解,姑且让我们暂时沉醉于这梦幻般的境地。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薛逢:唐代诗人,与杜甫、杜牧等齐名。
2. 汉武玉堂:指汉武帝刘彻的宫殿,这里代指汉朝的繁华盛世。
3. 石家金谷:指晋朝石崇的金谷园,为当时著名的园林,这里代指晋朝的富丽堂皇。
4. 身暂醉乡游:意思是暂时让自己沉浸在酒乡之中,忘却世间的烦恼。

去完善
赏析
《悼古》以咏史的方式抒发人生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世事如梦的深沉思考。
首联“细推今古事堪愁,贵贱同归土一丘”揭示诗的主题——古今之事皆让人忧愁,无论贫富贵贱最终都要归于尘土。
颔联“汉武玉堂人岂在,石家金谷水空流”借用汉武帝和石崇的典故,表现历史的沧桑变幻,繁华终究化作虚无。
颈联“光阴自旦还将暮,草木从春又到秋”描绘时光流转、四季更替的自然景象,进一步深化了生命短暂的观念。
尾联“闲事与时俱不了,且将身暂醉乡游”流露出诗人在面对世事无常时的无奈与消极态度,决定暂时沉浸于酒乡,忘却烦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悼古》是唐代诗人薛逢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大约公元850年左右。在这个时期,唐朝已经由盛转衰,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社会的动荡不安对诗人的心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薛逢在当时以文才出众著称,但他屡试不第,仕途多舛。他曾担任泽潞节度使高骈的幕僚,后因与高骈不和而离去。在这段人生经历中,他见识了官僚的腐败和百姓的苦难,这使他更加关注国家的命运和社会的现实。
《悼古》这首诗歌,表达了薛逢对历史兴替的思考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他以怀古的方式,通过对古代英雄的悼念,揭示了历史的教训,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朝统治者未能吸取历史教训、治理好国家的忧虑。这首诗歌以其深沉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展现了一个有良知、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对时代的深刻反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