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祝英台近

标题包含
祝英台近
绿杨堤,青草渡。 花片水流去。 百舌声中,唤起海棠睡。 断肠几点愁红,蹄痕犹在,多应怨、夜来风雨。 别情苦。 马蹄踏遍长亭,归期又成误。 帘卷青楼,回首在何处。 画梁燕子双双,能言能语,不解说、相思一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文学家、军事家。他出生于山东历城(今济南)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少年时期就表现出过人的才华和胆识。 辛弃疾在青年时期投身抗金事业,曾参与耿京领...查看更多
王诗意smile
去完善

译文
绿树成荫,青草覆盖。 花瓣随水流逝。 百鸟啼鸣,唤醒了海棠的沉睡。 那令人伤感的几滴红色,痕迹仍在,想必是抱怨夜晚的风雨。 离别之苦。 马蹄踏遍了长亭,归期又一次错过。 帘子卷起,青楼里的目光投向何处。 画梁上的燕子成双成对,能说会道,却不说一句思念。
王诗意smile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绿杨堤:指绿杨树林中的堤岸。 2. 青草渡:指青草覆盖的渡口。 3. 花片水流去:形容花瓣随水流去。 4. 百舌声:指鸟儿的叫声。 5. 海棠睡:指海棠花被唤醒。 6. 断肠:形容极度的悲伤。 7. 几点愁红:指几片愁绪。 8. 蹄痕:指马蹄留下的痕迹。 9. 夜来风雨:指夜晚的风雨。 10. 长亭:古代驿站,供行人休息的地方。 11. 归期:回家的日子。 12. 帘卷:卷起窗帘。 13. 青楼:古代指富家女子的住所,这里指女子居住的楼阁。 14. 画梁燕子:指画在房梁上的燕子。
王诗意smile
去完善
赏析
【赏析】 这首《祝英台近》是辛弃疾的一首词作,以优美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离愁别绪的感慨。 上片描绘了绿杨堤、青草渡等自然景色,以及花片流水、百舌鸟等生动景象。这些意象既展示了春天的美好,也隐喻了离别的伤感。其中,“花片水流去”一句,既描绘了自然的流转,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引发了人们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下片进一步抒发了离愁别绪,通过“断肠几点愁红,蹄痕犹在”等诗句,将离愁别绪形象地呈现出来,让人感同身受。同时,“帘卷青楼,回首在何处”一句,表达了离别的无奈与迷茫,让人陷入深深的思乡之情。 最后,“画梁燕子双双,能言能语,不解说、相思一句”一句,以燕子为喻,表达了离愁别绪的难以言表。这里的燕子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人们心中难以言说的思念与牵挂。 总的来说,这首《祝英台近》以优美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辛弃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离愁别绪的感慨。词中的每一个字都充满了诗意,每一句都充满了情感,令人陶醉其中,回味无穷。
王诗意smile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祝英台近》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一首传世之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86年左右,正值辛弃疾被任命为江西提点刑狱使期间。这个时期,辛弃疾正面临着南宋朝廷的腐败和金人的侵略,他渴望能够为国效力,但现实却让他感到无奈和失望。 在这个时期,辛弃疾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多次上疏请求北伐,但都未能得到朝廷的支持。他的好友陈亮也因主张抗金而被贬谪,这让辛弃疾深感痛心。然而,尽管生活困苦,辛弃疾却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坚信总有一天会实现抗金的理想。 这个时代的相关背景知识主要包括:当时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金人对南宋的侵略,以及民间对北伐的强烈呼声。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辛弃疾创作《祝英台近》的时代背景。在这首词中,辛弃疾以祝英台和梁山伯的故事为引子,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尊严的捍卫。
王诗意smile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