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竹马子·登孤垒荒凉

标题包含
竹马子·登孤垒荒凉
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微收烦暑。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非烟深处。 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凭高尽日凝伫。赢得消魂无语。极目霁霭霏微,暝鸦零乱,萧索江城暮。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他是北宋著名词人,与苏轼并称为“苏柳”。 柳永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曾担任过官职。他从小就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擅长诗词创作。然...查看更多
毛林林NIKITA
去完善

译文
登上孤独的堡垒,四周荒凉;站在高高的亭子里眺望远方,静静看着烟雾弥漫的水中小洲。细雨中的彩虹如同女性一般柔美,而劲风吹拂栏杆,带来些许凉意,让炎热渐渐消退。渐渐地,一片落叶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到来,稀疏的蝉声在黄昏时分显得格外响亮,这是秋天的时候。回想起以前的欢乐时光,指向那遥远的京城,它就在那里,隐藏在云雾之中。 在这里,我感慨万分,新的忧虑容易积累,但老朋友却难以相聚。在高楼上整日凝望,最终也只能黯然伤神、无言以对。放眼望去,雨后阳光下的云层显得蒙蒙胧胧,傍晚归巢的乌鸦混乱无序,使萧条的江边城市显得更加落寞。这时,南楼上的画角声响起,又将最后的夕阳送走。
毛林林NIKITA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竹马子:词牌名。 2. 孤垒:孤独的堡垒,这里指作者所在的地方。 3. 危亭:高耸的亭子。 4. 烟渚:烟雾弥漫的水中小块陆地。 5. 雌霓挂雨:比喻天空中出现彩虹的景象。 6. 雄风:雄壮的风。 7. 拂槛:吹过栏杆。 8. 一叶惊秋:一片叶子落下让人感到秋天的来临。 9. 素商:秋天的别称。 10. 神京:指北宋首都汴梁,今河南开封。 11. 新愁易积:新的忧愁容易积累。 12. 消魂:极度忧伤的样子。 13. 霁霭:雨后晴朗的天空中的云气。 14. 霏微:雾气或云彩淡薄的样子。 15. 暝鸦:傍晚归巢的乌鸦。 16. 南楼画角:南楼的号角声。
毛林林NIKITA
去完善
赏析
本词起笔以“登孤垒荒凉”开篇,展现出一座孤独而荒芜的城堡,远眺空旷的长亭,平静地面对如烟的江畔。在瞬间描绘出一幅由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汇而成的画面,既有宁静的氛围,也透露着无尽的苍凉。接下来的“雌霓挂雨,雄风拂槛,微收烦暑”则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慷慨的馈赠,风雨似乎带走了炎热的夏日。随着“一叶惊秋”、“残蝉噪晚”和“素商时序”,我们仿佛看到了季节变换的脚步,伴随着秋天的到来,那繁茂的夏天即将过去。 随后,作者通过“览景想前欢”勾勒出曾经欢乐的时光,那些遥不可及的回忆就如同神秘的仙境,模糊而又美好。紧接着“非雾非烟深处”更渲染了这种梦幻般的景象。然而梦醒之时,新的忧愁在不知不觉中积累,过去的友人难以重聚。这时,登高望远的人儿已站得太高太久,无言以对,只能尽情地伤心落泪。结尾的“极目霁霭霏微,暝鸦零乱,萧索江城暮。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画面由远及近,再至昏暗的天色中,暮鸦凌散,江城一片寂静。远远的南楼上传来阵阵号角声,宣告着夕阳的落幕。 全词用丰富的意象生动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变化,将离愁别绪融入对季节更替、人生无常的感慨之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效果。
毛林林NIKITA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竹马子·登孤垒荒凉》是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创作的一首怀古咏史词。这首词创作于公元997年前后,即宋太宗至道年间。此时的柳永正值中年,在科举道路上屡试不第,但才华横溢的他已经名满京城。他常常出入于官绅富商的酒楼歌榭,为歌妓们撰写艳词,因而在士大夫阶层受到排挤,但也赢得了平民百姓的喜爱。 当时,北宋王朝历经太平兴国、雍熙等时期的繁荣发展,经济文化得到了空前繁荣。然而,随着内外局势的变化,边境冲突不断,民生问题也日益突出。在这个背景下,柳永以登临古迹的方式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展现了他对民族命运的关切和责任感。
毛林林NIKITA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