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千古传颂的八咏楼,江山美景却留给后代人忧愁。水流连接着南方三千里的土地,气势盖过十四州的江城。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千古风流:表示时间长久,寓意历史文化悠久。
2. 八咏楼:南宋时浙江省金华市的一处著名建筑,因南朝沈约的《登台望秋月》等“八咏”诗而闻名。
3. 江山:指八咏楼的地理位置,也泛指祖国的大好河山。
4. 留与后人愁:意味着这些江山留给后代人来继续守护和传承。
5. 水通南国:指南方的水路交通通达各地。
6. 三千里:表示水路交通的宽广。
7. 气压江城十四州:形容八咏楼的气势超过了周围其他十四座城池。江城,指的是江边的城市;十四州,是指当时周边的十四座城池。

去完善
赏析
《题八咏楼》是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作品。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八咏楼”为背景,抒发了对祖国江山的热爱和对民族命运的忧虑。
首句“千古风流八咏楼”,描绘了八咏楼的壮丽景色和悠久历史。这里的风流,既指八咏楼的风光秀丽,也暗示了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的美好诗篇。
第二句“江山留与后人愁”,则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河山未来的担忧。这里的“后人愁”,意味着诗人预见到了未来可能面临的危机,希望后世人能够珍惜这片美丽的土地。
第三句“水通南国三千里”,描述了八咏楼地理位置的重要。这里的水路,连接着南方的三千里疆土,体现了八咏楼在交通上的重要性。
最后一句“气压江城十四州”,则表现了八咏楼的雄浑气势。这里的“气压”,不仅是指八咏楼的建筑物气势磅礴,更是诗人对其所在城市和国家的一种自豪和信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八咏楼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地位,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河山深深的热爱和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作为一位女性词人的豪放之气和家国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八咏楼》是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北宋末年所作。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宋室南渡,局势动乱,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此时李清照历经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生活巨变,感叹今非昔比,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
在她的青年时期,她曾在繁华的汴京度过了无忧无虑的时光。然而,随着时局变化,战火纷飞,曾经繁华的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战乱之中,她的丈夫病逝,财产丧失,只能依靠自己在乱世中求生存。这使她深刻体会到了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苦难。
在这个特殊时期,李清照通过《题八咏楼》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尊严的关注。她借用古楼的典故,表达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希望能有英雄出现,力挽狂澜,重整山河的美好愿望。这首词展现了她在时代变迁中的深刻洞察力和坚定信念,也是她在人生低谷中不断寻找希望的精神写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