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船(再至东阳,有歌予往岁重九词者)
极目高亭横远岫。拂新晴、黛蛾依旧。策马重来,秋光如画,霜满翠梧高柳。
菊美橙香还对酒。欢情似、那时重九。楼上清风,溪头明月,不道沈郎消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远眺那座高楼,它屹立在远方的高峰。拨开晴天的雾气,那青山依旧美丽。再次骑马来到这里,秋天里的美景就像一幅画卷,绿色的梧桐和高大的柳树被秋天的寒霜覆盖。
金黄的菊花和橙色的果实散发出诱人的香气,伴随着美酒,让我回想起那时的重阳节。楼上的微风轻拂,小溪边的月亮明亮,但没有人能察觉到我内心的忧郁和瘦弱。

去完善
释义
1. 高亭:高的亭子。这里指视线中的亭子。
2. 横远岫:山的横脉。这里指亭子周围的山景。
3. 拂新晴:指雨过天晴的清新景象。
4. 黛蛾:山峰的形状像女人的眉毛。这里形容远处的山。
5. 策马:骑马。
6. 重九: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7. 菊美橙香:描述丰收的景象。
8. 对酒:喝酒庆祝。
9. 楼上清风,溪头明月:描述环境的美好。
10. 不道:不知道,看不出。
11. 沈郎:指作者自己。

去完善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故地重游的情景。首句“极目高亭横远岫”,诗人登高望远,所见美景如画。接下来的两句“拂新晴、黛蛾依旧”,形容山峦在雨后新晴中显得更为秀美。而“策马重来,秋光如画,霜满翠梧高柳”则刻画了深秋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
下阕中的“菊美橙香还对酒”,描述了诗人品味美酒佳果的美好时光。最后的两句“楼上清风,溪头明月,不道沈郎消瘦”,表达了诗人在这美好的时光里,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以至于忘却了自身的疲惫和消瘦。全诗展现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行船》是南宋词人韩元吉在公元1187年左右创作的词牌名作品。这个时期,正处于南宋统治的中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词人在多年的官场上历练之后,逐渐领悟到了人生的曲折和无常,因此在作品中展现出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对民间疾苦的关切。
据载,韩元吉曾经两次任职于东阳,期间多次与当地文人墨客交游唱和,抒发心中感慨。"有歌予往岁重九词者",说明这首《夜行船》应是在他再次回到东阳的时候写的。
回首过去的人生际遇,词人或许倍感沧桑。然而这种漂泊中的深情回望,却也让他的文字充满了人生体悟和智慧之光。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词描绘出了一幅动人心魄的场景,展示出作者深厚的情感和深沉的思索。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