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圣泉宴

标题包含
圣泉宴
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泉。 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 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 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 王勃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能文,九岁指摘颜师古《汉书注》中的错误。...查看更多
小m-lisa
去完善

译文
披着衣襟沿着石头台阶走下,排列好席位靠近春天的山泉。兰花的香气熏陶着山谷的酒杯,松树的声音和着田野的琴弦。 影子飘动在垂下的树叶之外,香气飞过飘落的花朵之前。在树林和池塘边兴致正浓的夜晚,层层叠叠的山岩上升起了傍晚的烟雾。
小m-lisa
去完善
释义
1. 披襟:敞开衣襟。表示舒畅、豪迈的情状。 2. 乘:登、升。 3. 石磴:石头台阶。 4. 列籍:谓排列席位。 5. 俯春泉:临近春天的泉水。 6. 兰气:指兰花的香气。 7. 熏:指香气熏陶。 8. 山酌:在山间饮酒。 9. 松声:风吹松树的声音。 10. 韵野弦:和谐了野外弹奏的琴声。 11. 影飘:影子飘动。 12. 垂叶:低垂的树叶。 13. 香度:香味传播过来。 14. 落花:凋落的花朵。 15. 兴洽:融洽、和乐。 16. 林塘:树林和池塘。 17. 重岩:重叠的山峰。 18. 起夕烟:升起傍晚的烟雾。
小m-lisa
去完善
赏析
《圣泉宴》是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作品,描绘了在一次山泉水边的宴会中,人们披着宽大的衣襟沿着石头台阶而上,在泉水旁摆放好座位。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兰气”和“松声”两个意象,分别代表着春天美好的气息和来自自然深处的声音,使得整个场景富有诗意和生命力。 在这首诗歌中,"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一句尤为传神。它既描绘了光影投射在树叶上产生的摇曳生姿的景象,又表现了花朵散发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的美妙感受。这种视觉与嗅觉的交织,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无比和谐宁静的世界之中。 "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则描述了在夕阳西下的时刻,山林中的景象变得愈发美丽。远处层层叠叠的山峦被暮色笼罩,升起的炊烟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这给读者留下了一个回味无穷的结尾,展现了诗人在描绘自然风光时的独特视角。
小m-lisa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圣泉宴》是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作品,创作于公元675年。这一年,正值唐高宗李治统治时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然而,在这个表面平静的时期,朝廷内部却暗流涌动,各种矛盾日益尖锐。 此时的王勃,年仅24岁,才华横溢,却因早年在沛王府任职时因一篇檄文触怒了皇帝而被放逐。尽管受到这样的打击,他依然乐观向上,热爱文学,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在一次宴会上,他写下了这首《圣泉宴》。 这首诗以圣泉为中心,描绘了当时文人墨客欢聚一堂的情景。通过歌颂圣泉的神奇和美丽,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在逆境中的坚韧不拔和对生活的热爱。
小m-lisa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