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萧洒桐庐郡十绝 其二

标题包含
萧洒桐庐郡十绝 其二
萧洒桐庐郡,开轩即解颜。劳生一何幸,日日面青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江苏苏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生于一个贫苦家庭,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但他勤奋好学,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历任地方官,关心民生疾苦,兴修水利,...查看更多
露露黄了
去完善

译文
在美丽的桐庐,我只要打开窗户就会感到无比快乐。每日辛劳的工作也带给我幸运,因为我每天都能欣赏到那青翠的山峦。
露露黄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萧洒桐庐郡:指浙江杭州一带的富春江。这里风景优美,被誉为“潇洒桐庐郡”。 2. 开轩:打开窗户。轩,古代一种带有窗户的房屋。 3. 解颜:形容心情愉悦。解,解开,舒展;颜,面容,表情。 4. 劳生:辛劳的生活。这里指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 5. 青山:这里指富春江边的美丽景色。
露露黄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范仲淹在桐庐郡的生活情景。首句“萧洒桐庐郡”点明了诗人的所在地,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这里的喜爱之情。接下来的“开轩即解颜”则表达了诗人在这里愉悦的心情,仿佛只要打开窗户就能看到让人舒心的景色。最后两句“劳生一何幸,日日面青山”则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感激和珍惜,每日都能看到青山绿水,这无疑是劳累生活中的幸运与慰藉。整首诗语言质朴,却情感深沉,令人向往这样的生活。
露露黄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萧洒桐庐郡十绝 其二》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所作的一首描绘桐庐风光的诗。当时范仲淹被任命为杭州知州,负责治理该地区的政务。 在这一时期,范仲淹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在朝中担任枢密副使,却因直言不讳,多次谏言改革政治,受到排挤,最终被贬为杭州知州。然而,正是这段时光,让范仲淹有机会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同时间段内,北宋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官僚腐败严重,民生困苦。范仲淹身为官员,深感责任重大,希望通过自己的才干和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这首诗正是他这一时期心境的反映,通过描绘桐庐的秀丽风光,寄托了他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露露黄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