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西湖春日

标题包含
西湖春日
争得才如杜牧之,试来湖上辄题诗。 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浓吐杂芳熏巇崿,湿飞双翠破涟漪。 人间幸有蓑兼笠,且上渔舟作钓师。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安国的生平和事迹暂无详细记载,需要更多的历史资料来补充。然而,作为一名学者或专家,他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成果是可以通过公开资源查找的。如果您有更多的背景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了解他。
悦悦喜欢吃火锅🥘
去完善

译文
在诗歌翻译中,我尽量保留了原文的韵律和意境。下面是这首诗的现代白话文版本: 努力地效仿才子杜牧,来到湖畔试着吟咏诗篇。 春天的烟雾弥漫寺庙,敲响茶鼓;夕阳照耀着楼台,悬挂起酒旗。 浓郁的香气四溢,山峰与湖泊相互映照;湿润的双翠鸟掠过湖面,打破平静的涟漪。 世间幸运的是有蓑衣和斗笠,让我们一起登上渔船,成为垂钓的渔夫。
悦悦喜欢吃火锅🥘
去完善
释义
1. 争得:意即争取。表示想要得到或获得某物的心情。 2. 杜牧之:唐朝诗人杜牧的字。这里是用杜牧做比喻,表示此人有很高的文学造诣。 3. 春烟寺院敲茶鼓:描绘春天的寺庙里,茶鼓声不断,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4. 夕照楼台卓酒旗:形容傍晚时分,夕阳照耀着楼台,挂满酒旗的酒店显得格外醒目。 5. 杂芳:各种芳香的花草。 6. 巇崿:险峻的山峰。 7. 双翠:指水鸟。 8. 涟漪:波纹。 9. 幸有:指幸运地拥有。 10. 蓑兼笠:古代渔夫常穿的蓑衣和斗笠。 11. 且上:暂且登上。 12. 渔舟:渔船。 13. 作钓师:成为钓鱼的人。
悦悦喜欢吃火锅🥘
去完善
赏析
本诗《西湖春日》描绘了春日西湖的美景,展现出诗人王安国对自然的赞美与对渔人生活的向往。首句“争得才如杜牧之”表现了诗人追求像唐代诗人杜牧一样具有才情的人,暗示了诗人的自信和雄心。接着,“试来湖上辄题诗”意味着在西湖的春光之中,激发了他创作的灵感。 接下来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春意盎然的茶馆、楼阁中的酒旗,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接下来的两句则展现了湿润的春天所带来的生机:“浓吐杂芳熏巇崿,湿飞双翠破涟漪。”这些诗句展示了春天中植物茂盛、湖面波光粼粼的景象。 最后两句“人间幸有蓑兼笠,且上渔舟作钓师。”体现了诗人希望过着宁静的渔民生活,披戴蓑衣和斗笠,享受与大自然亲近的美好。整首诗节奏轻快,情景交融,给人以愉悦的感觉。
悦悦喜欢吃火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湖春日》这首诗是由北宋文人王安国所作,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960-1127年之间的宋初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北宋的建立、科举制度的完善和哲学思想的繁荣等,这些都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个时期,王安国的人生经历颇具戏剧性。他在青年时期便取得了进士及第的成就,开始担任朝官,对国事尽心尽力。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王安国一度被贬为庶民,流放到偏远的地区。在这段苦难的时光里,他充分领略了民间的疾苦,并对自己的政治理念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在杭州这座风景秀丽的江南城市度过了一段时光后,王安国重新振作起来,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西湖春日》。诗中以西湖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充满智慧和勇气的诗人,尽管身处逆境,依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用自己的才华去描绘这个世界的美好。
悦悦喜欢吃火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