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
华屋翠云深,云外晚山千叠。
眼底无穷春事,对杨枝桃叶。
老来沈醉为花狂,霜鬓未须镊。
几许夜阑清梦,任翻成胡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华丽的房屋,翠绿的云层,深不可测。云层之外,傍晚的山峦重重叠叠。眼前无尽的春天景色,面对杨柳和桃花。年纪大了,还在花前醉生梦死,白发如霜,不必去镊除。多少夜晚,清冷的梦境,任由它变成蝴蝶。

去完善
释义
1. 华屋翠云深:指华丽的房屋和翠绿的云层,形容环境的优美。
2. 云外晚山千叠:指远处的山峰重叠,形象地描绘了山峦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3. 眼底无穷春事:指眼前的无尽春光,春事指的是春天的美景和活动。
4. 对杨枝桃叶:指面对杨枝和桃叶,杨枝和桃叶都是春天的象征。
5. 老来沈醉为花狂:指老年时因为喜欢赏花而变得狂放不羁。
6. 霜鬓未须镊:指白发苍苍,不需要去拔掉白发。镊是指拔掉白发的行为。
7. 几许夜阑清梦:指在夜晚的寂静中做了一些清丽的梦境。
8. 任翻成胡蝶:指梦境中的情景如同蝴蝶一样翩翩起舞。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好事近》是韩元吉的一首抒怀之作,以春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青春已去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同时也传达了一种人生哲学,即珍惜当下,享受生活。
首句“华屋翠云深,云外晚山千叠”,以华屋翠云和晚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深邃的春景图。这里的“华屋翠云”和“云外晚山”分别代表了物质和精神层面的追求,暗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第二句“眼底无穷春事,对杨枝桃叶”,通过对杨枝桃叶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里的“春事”不仅指春天的美景,还包含了生活中的美好时光和美好的回忆。
第三句“老来沈醉为花狂,霜鬓未须镊”,表达了作者在岁月流转中的豁达与乐观。虽然年岁已高,但仍然可以为了美丽的花儿而尽情欢畅,这种态度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青春的怀念。同时,这里的“霜鬓”也暗示了岁月的流逝,但作者并未因此而沮丧,而是选择了乐观面对,表现出一种人生的智慧。
最后一句“几许夜阑清梦,任翻成胡蝶”,以夜阑清梦和胡蝶为喻,表达了作者对梦境的美好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里的“夜阑清梦”象征着作者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向往,而“胡蝶”则代表了生活的轻盈与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好事近》以春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青春的怀念。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人生哲学,即珍惜当下,享受生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好事近》是南宋著名文学家韩元吉的一首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4年,正值南宋初期,金兵南下,中原沦陷,朝廷偏安江南一隅的时期。
在这一年里,韩元吉的人生际遇颇为波折。他曾任吏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要职,但因与当权者意见不合,被贬为地方官。这一时期,他亲眼目睹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对国家的命运忧心忡忡。
同时,这个时代背景下的南宋社会,由于战乱和偏安,民生疾苦,士人阶层对国家前途感到迷茫和忧虑。在这种环境下,韩元吉的词作往往流露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感慨。
因此,《好事近》这首词既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