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经华阴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怎比得上在这里追求长生不老之道呢?

去完善
释义
汉畤:汉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场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开篇以雄浑笔触描绘了华山的高耸入云和壮丽景色,“岧峣太华俯咸京”一句即展现出气势磅礴的画面感。接着通过“天外三峰削不成”,将自然力量与人类技艺作对比,凸显华山的鬼斧神工。中间两联由景及史,从武帝祠到仙人掌峰,再到秦关与汉畤,既体现了历史的厚重,又融入了神话色彩,使全诗层次丰富且富有张力。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通过对“名利客”的提问,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功名的淡泊以及对修道长生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景交融,不仅展现了华山的雄奇壮美,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哲思与超脱精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行经华阴》是唐代诗人崔颢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大约是在唐玄宗开元年间(713年-741年)。当时正值唐朝盛世,经济繁荣,文化兴盛,诗歌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崔颢作为一位有才华的文人,屡试不第,仕途坎坷。他曾两次入朝为仕,但都因性格直爽、不善权谋而遭到排挤。这使得他对世事有着深刻的认识,也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
在华阴,崔颢途经华山,感慨万千。华山的险峻壮丽,使他联想到人生的艰难困苦。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以及对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唐朝盛世的赞美和对民族文化的自豪。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