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萧洒桐庐郡十绝 其七

标题包含
萧洒桐庐郡十绝 其七
萧洒桐庐郡,千家起画楼。相呼采莲去,笑上木兰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江苏苏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生于一个贫苦家庭,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但他勤奋好学,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历任地方官,关心民生疾苦,兴修水利,...查看更多
筋筋
去完善

译文
在风景如画的桐庐郡,有数千家的画楼矗立其间。 人们相互招呼着一起去采莲,欢声笑语地登上了美丽的木兰舟。
筋筋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萧洒:同“潇洒”,意指生活或行为举止自然、不拘束。 2. 桐庐郡:古代中国行政区划名,今浙江省杭州市境内。 3. 画楼:装饰华丽、美观的楼房。 4. 相呼:互相招呼、呼唤。 5. 采莲:采摘莲花,这里代指休闲游玩。 6. 木兰舟:以木兰树制作的船,这里泛指轻舟、小船。
筋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萧洒的桐庐郡的风土人情,家家户户都建起了画楼。人们相互呼唤着一起去采莲,笑着登上木制的兰舟,展现了人们的闲适生活与和谐相处的氛围。
筋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萧洒桐庐郡十绝 其七》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89年至1052年间,正值中国历史上的北宋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范仲淹曾历任地方官员,体察民间疾苦,关心民生。他在任期间,整顿官僚体制,改革科举制度,倡导实学,积极推行“庆历新政”,力图振兴国家。然而,由于受到保守势力的抵制,“庆历新政”最终以失败告终。范仲淹被贬至桐庐郡(今浙江省杭州市一带)。 在桐庐郡的日子里,范仲淹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组描绘桐庐美景的十绝诗。其中,第七首诗这样写道:“秋来桐江静,片帆落霞迟。不知渔者乐,却胜伯牙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百姓幸福的关注。
筋筋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