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

标题包含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唐朝彭城人,是唐代中期的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他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刘禹锡在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屯田员外郎等职。...查看更多
琴瑟霏霏
去完善

译文
唯有这轮明月能够超越尘世的变化,在它的映照下,那遥远的月宫宛如仙境一般,令人神往。
琴瑟霏霏
去完善
释义
翛然:形容自在超脱的样子;玉京:传说中的仙境,这里比喻月亮所在之处。
琴瑟霏霏
去完善
赏析
全诗以中秋之夜的明月为中心展开描写,开篇点出主题——“天将今夜月”,用“洗寰瀛”赋予月亮一种净化世界的神圣力量,奠定了全诗宏大的意境。第二联通过暑气消退、秋意澄明的对比,进一步烘托出月夜的清爽与空灵。第三联则从细节入手,“星辰让光彩”凸显月光之明亮,“风露发晶英”捕捉自然之美,使画面更加鲜活生动。结尾两句由实入虚,借月光引发对人生无常与宇宙恒久的思考,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俗的心境。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开阔,既展现了中秋夜景的静谧与壮丽,又融入了深邃的哲理意味,体现了刘禹锡诗歌特有的豪迈与隽永风格。
琴瑟霏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刘禹锡人生中较为波折的时期。他因参与“永贞革新”失败而被贬谪,在此期间,他对人生、自然有了更深的体悟。八月十五中秋之夜,明月皎洁,天地澄澈,诗人仰望苍穹,感怀身世,遂写下此诗。诗中既有对宇宙浩瀚的赞叹,也暗含着对人世变迁的感慨,借中秋之月寄托了超然物外的情怀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琴瑟霏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