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京索先生坟
京索先生三尺坟,秋风漠漠吐寒云。
从来有恨君多哭,今日何人更哭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京索先生的墓地有三尺长,秋天的寒风轻轻吹过,吐出寒冷的云朵。一直以来,有人因为对他有所怨恨而痛哭,如今又有谁为他哭泣呢?

去完善
释义
1. 京索:古代城市名。这里指贾岛的老师李洞的故乡。
2. 三尺坟:指坟墓的大小。三尺是古代长度单位,约0.5米。
3. 漠漠:形容广阔无边的样子。
4. 寒云:冷落的云雾。
5. 从来有恨:从古代开始就有很多令人遗憾的事。
6. 君多哭:表达对逝者的哀悼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过京索先生坟》贾岛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京索先生的坟墓,表达了深深的怀念和悲痛之情。“秋风漠漠吐寒云”这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深秋时节的景象,同时也渲染了一种孤独、伤感的氛围。最后两句则是对在场之人发出疑问,意在强调京索先生的悲剧命运以及他遗留下的无尽遗憾。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令人动容。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京索先生坟》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45年左右,正值晚唐时期。在那个时候,社会矛盾激化,朝政腐败,民不聊生。在这种背景下,贾岛以简洁朴素的语言,通过对京索先生的哀悼,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贾岛在那个时期的生活也颇不如意,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最后只能以僧人身份度过余生。他在《下第东归留别郑侍郎》一诗中写道:“来年始是今年病,去年方为前年非。”可见其内心的无奈和痛苦。然而,也正是这种生活的磨难,使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沧桑。
此外,那个时期的唐朝已经进入晚期,国力日渐衰弱,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尤其是宦官专权和牛李党争等问题,使得政治氛围极度紧张。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贾岛的诗歌表现出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他用冷峻的眼光审视着这个世界,用简练的语言诉说着人生的悲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