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昌南望
朝市推迁不复还,暮云平野水潺潺。
山川寂寞繁华后,都邑萧条鱼鸟闲。
鹤柱千年无故老,仙棋一局换人间。
兴亡今古知何极,莫向雍琴妄惨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早晨的市集迁移不再回来,傍晚的云层在平坦的原野上,水流声潺潺。
经过繁华的山川变得寂寥,城市萧条而鱼鸟闲暇。
千年的鹤柱没有故事的老者,仙人下的一局棋改变了人间。
古今的兴衰不知尽头,不要对着琴弦胡乱露出悲伤的表情。

去完善
释义
1. 福昌:福昌县,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潭头镇一带,是一个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
2. 南望:向南看去,这里是诗人身处之地。
3. 朝市推迁:朝廷市场已经发生变化,指朝代更迭或时代变迁。
4. 不复还:无法回到从前。
5. 暮云平野:傍晚时分,广阔的平原与天空中的云朵相互映衬。
6. 水潺潺:形容水流声婉转悠扬。
7. 寂寞:指古代繁荣景象不再。
8. 萧条:凋零冷落,指现时的冷清。
9. 鱼鸟闲: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动,鸟儿在空中飞翔,这里借鱼鸟无忧无虑的状态来反映生活安宁。
10. 鹤柱千年:千年古柏的树干犹如鹤立鸡群,这句意为古迹依然存在。
11. 故老:年老的遗民。
12. 仙棋一局换人间:传说古代神仙下棋能改变人间秩序,这里表示历史上的变迁。
13. 兴亡:兴盛与衰亡。
14. 今古:古今之事。
15. 知何极:知道它的极限在哪里。
16. 莫向雍琴妄惨颜:不要对着弦乐器盲目哀伤。这里提醒人们面对历史的变迁要平和对待。

去完善
赏析
《福昌南望》描绘了繁华过后的寂静和变迁,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中的“朝市推迁不复还”传达了时间与地点的转换,以及历史沧桑之感;“暮云平野水潺潺”则以自然景色呈现出了安宁、和谐的氛围;“山川寂寞繁华后,都邑萧条鱼鸟闲”形象地展示了城市繁荣不再的情景;“鹤柱千年无故老,仙棋一局换人间”暗示了世事变化的速度与无常;而最后一句“兴亡今古知何极,莫向雍琴妄惨颜”则表明诗人面对历史变迁时的冷静态度,勉励我们不必为过去的伤痛而过分忧虑。整首诗以鲜明的景象对比及深邃的历史反思,传达出人生短暂、兴亡无尽的感悟,令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福昌南望这首诗出自北宋诗人张耒之手,创作于公元1094年前后。在这一年里,张耒的仕途并不顺利,他因为受到党争的影响,被贬为房州(今湖北房县)通判,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遭到严重的政治打击。在这种背景下,他在南望福昌的时候,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朝廷的忧虑。
这个时期正值北宋晚期,朝政腐败,党争激烈,这使得许多正直的知识分子陷入困境。然而,也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张耒等诗人创作了许多反映民生疾苦、抒发忧国忧民之情的诗篇,为北宋诗坛注入了新的活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