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春花秋草
春花秋草。只是催人老。总把千山眉黛扫。未抵别愁多少。
劝君绿酒金杯。莫嫌丝管声催。兔走乌飞不住,人生几度三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的花朵和秋天的草地,都只会让人感叹时光流逝。总觉得有万千山岭在眉黛下掠过,但却无法抵消离别的忧愁。
我劝你多喝美酒,享受这美好的时光。不要嫌弃那音乐催促着我们前行。日子就这样过去了,就像兔子跑得飞快,乌鸦不停地飞翔。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还能经历多少次这样欢聚的时光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1. 清平乐:词牌名,又作“清平乐令”;
2. 春花秋草:春天的花朵和秋天的草木,此处指四季交替、时光流转;
3. 千山:许多山脉,这里用来形容路途遥远;
4. 眉黛:古代妇女用以画眉的青黑色颜料,借指女子的眉毛;
5. 绿酒:美酒;
6. 金杯:黄金制成的酒杯;
7. 丝管:弦乐器与管乐器的合称,指代音乐;
8. 三台:星名,泛指高台。

去完善
赏析
《清平乐·春花秋草》是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的一首抒情之作。这首词通过描绘春花的绚烂与秋草的凋零,表达了时光荏苒、岁月催人老的感慨。作者以"千山眉黛扫"这一形象的画面,表现出离别的愁绪如同无边的千山一般广阔,无法用任何事物来比拟。同时,词中劝勉人们珍惜当下的欢乐时光,不要嫌恶宴饮歌舞的热闹气氛。最后,以"兔走乌飞不住"的景象喻示人生的短暂,提醒人们要把握住每一个美好时刻。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清平乐·春花秋草》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晏殊的一首词作。据史载,这首词大约创作于公元1009年前后,此时的晏殊刚刚步入中年,正处于事业的高峰期。他在宫廷中担任要职,与皇帝关系密切,因此得以饱览天下美景、领略世间繁华。
在这个时期,北宋王朝在经过长期的战乱后,逐渐走向稳定和繁荣。政治上的清明,经济上的富庶,使得人们对于文化、艺术的热情空前高涨。晏殊作为一代才子,深受皇室的赏识和礼遇,他的才情和品德也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在这种背景下,晏殊创作出了一系列描绘生活美好、抒发人生感慨的词篇,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这首《清平乐·春花秋草》正是晏殊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花的绚烂和秋草的萧瑟,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变化。同时,通过对人生际遇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这种情感既体现了晏殊个人的人生经历,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生活和人生的共同感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