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寒夜

标题包含
寒夜
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尽炉无烟。 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袁枚(1716年-1798年),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老人。清代著名文人、诗人和文学家,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为“乾隆三大家”。他出生于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其家族原籍为江西抚州府临川(今江西...查看更多
密斯夏
去完善

译文
寒冷的夜晚里,我沉浸在书本的世界里,忘记了睡眠。绣花的被子渐渐失去了香气,炉子里的炭火已经熄灭。美人为我的专注感到生气,一把夺走了我的灯,问道:“你知道现在已经是几点了吗?”
密斯夏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寒夜:寒冷的夜晚。 2. 忘却眠:忘记睡觉。 3. 锦衾:华丽的被子。 4. 香尽:香烛烧完。 5. 炉无烟:炉子里没有烟,表示香已经燃尽。 6. 美人:此处指妻子或情人。 7. 含怒:带着怒气。 8. 夺灯去:把灯拿走。 9. 郎:对男子的称呼,这里指诗的主人公。 10. 是几更天:这是几点钟了。
密斯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寒夜里作者夜读的情景。开篇两句“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尽炉无烟”,说明了作者在寒冷的夜晚专注于读书,以至于忘记了睡眠。同时,这里的“锦衾香尽炉无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暗示着夜色已深。 接下来的“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一句中,作者的夫人因为长时间的熬夜而生气,她愤怒地拿走油灯,以此提醒作者注意时间。这里通过一个戏剧化的场景,表现了作者沉浸于阅读的热情,同时也表现出他夫人的关心和忧虑。
密斯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寒夜》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创作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清朝乾隆年间。 在那个时候,袁枚正处于人生的转折期。他在官场受挫后决定辞官回乡,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他的这一决定使得他有机会更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从而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乾隆时期的中国社会,一方面经历了康乾盛世的繁荣,另一方面也存在着诸多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科举制度弊端等。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袁枚的思想和情感,反映在他的诗歌作品中。
密斯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