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却东西门行

标题包含
却东西门行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 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 奈何此征夫,安得去四方! 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 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名吉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者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 早年经历:曹操出生于宦官世家,年轻时以任...查看更多
陳开心
去完善

译文
大雁飞离北方边塞,身处荒野渺无人烟。 展翅翱翔数万里,停停飞飞队列井然。 冬天品尝南方稻米,春天再往北方飞翔。 田野里有旋转的蓬草,随风飘散远离家乡。 长久与根基隔离,万世不得相见。 无奈这征夫,如何能够去往四方! 战马未解马鞍,盔甲时刻在身。 渐渐老去岁月无情,何时能回故乡? 神龙深藏于深水,猛兽漫步高山。 狐狸死时望故里,故乡岂能遗忘!
陳开心
去完善
释义
1. 却东西门行:这首诗的题目,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行动的方向。 2. 鸿雁:这里指的是大雁,是一种候鸟,每年春秋季节会迁徙。 3. 塞北:古代对长城以北地区的泛称,这里指大雁的迁徙路线。 4. 无人乡:指人迹罕至的地方。 5. 举翅:展翅飞翔的意思。 6. 万馀里:形容距离很远。 7. 行止:行走和停留。 8. 自:自然,表示一种状态。 9. 成行:排成队列。 10. 冬食:冬天吃。 11. 南稻:南方的水稻。 12. 春日:春天。 13. 复:再次,表示反复。 14. 北翔:向北飞翔。 15. 转蓬:随风飘动的蓬草。 16. 长与:长期与……分离。 17. 故根:原来的根,这里指家乡的土壤。 18. 万岁:千年,这里表示时间很久。 19. 征夫:出征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20. 安得:怎么能。 21. 四方:各个方向,这里指全国各地。 22. 戎马:战争,这里指战争时期。 23. 不解鞍:马鞍未解,形容时刻准备着。 24. 铠甲:古代的防具,这里指代战争。 25. 傍:身边。 26. 冉冉:慢慢,逐渐。 27. 老将至:老年将至,形容年纪已大。 28. 何日:什么时候。 29. 返故乡:回到家乡。 30. 神龙:传说中的神物,这里象征国家的领导者。 31. 深泉:深邃的水源,这里指国家权力的中心。 32. 猛兽:强大的野兽,这里象征国家的力量。 33. 高冈:高高的山脊,这里象征国家的疆土。 34. 狐死归首丘:狐狸死后,头朝着出生的山丘,这里是说即使死去也要回到故乡。
陳开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身处边塞,思念故乡的深切情感。以鸿雁作比,形象地描绘了它们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同时,诗歌通过描述征夫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心。最后两句借用神龙、猛兽和狐狸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即便远在天涯,也无法忘记自己的故乡之情。全诗情感真挚,充满哲理,展现了曹操作为一名政治家、军事家的人文关怀。
陳开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却东西门行》是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84年,即东汉灵帝中平元年。这一年,黄巾起义爆发,全国陷入战乱之中。 在这个时期,曹操正值壮年,他积极参与镇压黄巾军,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同时,他也对国家的混乱局势深感忧虑,希望能够实现统一和安定。因此,这首《却东西门行》表达了他渴望平定乱世、恢复国家安宁的抱负。 在时代背景方面,当时的东汉王朝已经极度腐朽,宦官、外戚争权夺利,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加之黄巾起义的冲击,使得整个社会陷入了空前动荡。然而,这个时期也孕育了许多英雄豪杰,他们纷纷崛起,试图挽救国家的命运,曹操便是其中之一。
陳开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