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七夕

标题包含
七夕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唐朝中期著名诗人。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父亲李晋肃曾任县令。 李贺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七岁能诗,被誉为“神童”。然而他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因为父亲的名字...查看更多
异常尤嗔
去完善

译文
今日河流阴暗,半夜愁绪满布。 喜鹊离开月亮,花朵进入曝衣楼。 天上分开金镜,人间仰望银钩。 杭州的苏小小,又迎来了一年之秋。
异常尤嗔
去完善
释义
1. 别浦:江河的分岔处,这里指织女与牛郎相会的地方。 2. 穿线月:指月亮照亮了喜鹊穿过银河的线,帮助牛郎织女相会的场景。 3. 曝衣楼:古代皇宫中晒衣服的地方,这里用来象征人间的宫廷生活。 4. 金镜:指明亮的镜子,这里用来比喻明亮的天空。 5. 玉钩:新月如钩,这里用来比喻月亮。 6. 钱塘:今浙江杭州一带,苏小小的故乡。 7. 苏小小:南朝著名的歌妓,诗人常常以她为美女的代表。
异常尤嗔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牛郎织女的七夕佳话。首联描述了离别之地的昏暗和女子在深夜里的忧愁,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颔联通过喜鹊飞离明月下的画面,以及花朵凋零的景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对爱情的渴望。颈联则将天上的金镜与人间的玉钩相对应,体现了天人之间的深情。尾联则以钱塘的苏小小作为象征,暗示着每年的七夕都会引起人们对爱情的感慨。整首诗借景抒情,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古诗词的独特见解。
异常尤嗔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七夕》是唐代著名诗人李贺所创作的诗歌,描绘了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唐元和年间(806-820年)。当时李贺年仅二十出头,虽然才华横溢,却由于父亲的名字与皇室同音而未能参加科举考试,无法实现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内心充满了忧愤与哀伤。 在唐代,七夕节已经成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借此表达对爱情的向往和思念之情。然而,此时的唐朝已经步入了衰落时期,政治腐朽、宦官专权,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李贺的诗歌充满了哀愁和无奈,他借牛郎织女的传说抒发自己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深深失望。
异常尤嗔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