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咸阳县楼望雨
乱云如兽出山前,细雨和风满渭川。
尽日空濛无所见,雁行斜去字联联。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空中纷乱的云朵如同野兽涌出山前,细小的雨点和微风遍布整个渭河平原。在漫长的白天,一切都是模糊不清的,没有明显的景色,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斜向飞去,它们的字行清晰可见。

去完善
释义
《登咸阳县楼望雨》韦庄
【注释】:
1. 咸阳县: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古代关中地区的县邑。
2. 楼:指韦庄登临的楼观。
3. 望雨:观看下雨的景色。
4. 乱云如兽出山前:形容乌云翻滚的景象。
5. 山前:山的北侧,即靠山的地方。
6. 细雨和风:形容微风细雨的天气。
7. 渭川:渭河沿岸一带,这里指关中地区。
8. 尽日:一整天。
9. 空濛:雾气弥漫的样子。
10. 无所见:什么也看不见。
11. 雁行:大雁飞行时排成的队列。
12. 字联联:排列整齐的大雁队伍形成的字形。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描述了作者登上咸阳县楼所看到的雨景。首句“乱云如兽出山前”形象地描绘了天空中翻滚的乌云,犹如猛兽般威猛。次句“细雨和风满渭川”则展现了微风细雨中的渭水美景。接下来两句“尽日空濛无所见,雁行斜去字联联”则揭示了阴雨连绵的天气使得视线模糊,无法看清远处的景物,只有南飞的雁群组成的一行行的“人”字形清晰可辨。整体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表达了深深的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登咸阳县楼望雨》是唐朝诗人韦庄在安史之乱后的作品。
唐朝天宝年间,由于唐玄宗的过度放纵和朝政的腐败,导致安史之乱爆发。这场战争让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民生疾苦。在这期间,韦庄开始关注百姓的苦难,他的许多诗作都反映了这一主题。而这首诗则是他在观看春雨时,联想到百姓的生活困苦,有感而发之作。
咸阳,位于陕西省中部,是古长安的近邻。诗中的"登高望远",既是描述实景,也是诗人借景抒情的寄托。他望着连绵不断的阴雨,心中的担忧和哀痛难以言表。这是他对国家动荡、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和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