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
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
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画檐珠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
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的美好时光,总是转瞬即逝。春天刚刚离去,人们就感叹花开得过早,更何况那无数的落红呢?春天啊,请你停留片刻。据说,天涯海角,芳草丛生,遮蔽了归途。春天,你为何沉默不语?只能看到勤劳的燕子,在檐下编织蛛网,整天都在捕捉飞舞的柳絮。汉武帝为了挽回杨妃,却再次辜负了她。美丽的容颜,曾经引起别人的嫉妒。即使千金购买司马相如的诗篇,也无法倾诉这深深的思念。请不要再跳舞了。你看到了吗?像杨玉环和赵飞燕那样的美人,最后也化为尘土。无尽的闲愁,真是痛苦。不要去倚靠那危险的楼台,夕阳正照在那烟柳之中,让人断肠。

去完善
释义
1. 更能消:可以理解为“更承受得起”或“更忍受得了”,这里表示对春天的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
2. 匆匆:形容春天的时光流转迅速。
3. 惜春:珍惜春天,这里表示对春天的留恋和惋惜。
4. 开:指花开,这里表示春天的景象。
5. 落红:指凋谢的花朵,这里表示春天的消逝。
6. 春且住:希望春天能暂时停留,表示对春天的留恋。
7. 天涯芳草:指远方的草地,表示离家的思念。
8. 迷归路:指芳草遮蔽了回家的路,表示离家的忧愁。
9. 怨春不语:春天不说话,表示春天的无声离去。
10. 殷勤:关心、照顾,这里表示对春天的关爱。
11. 画檐珠网:指屋檐下的装饰,这里比喻春天的美好景象。
12. 尽日:整天,表示时间的流逝。
13. 长门事:指汉武帝宠妃陈阿娇被冷落的典故,这里表示被冷落的心情。
14. 佳期:美好的时光,这里表示与心爱的人相聚的日子。
15. 蛾眉:指美女的眉毛,这里比喻美丽的女人。
16. 妒:嫉妒,这里表示对美丽女子的嫉妒。
17. 相如赋:指西汉司马相如的《长门赋》,这里表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18. 脉脉:默默地表达感情,这里表示内心的情感。
19. 君莫舞:希望对方不要得意忘形,表示对对方的关心。
20. 玉环飞燕:指杨贵妃和赵飞燕两位美女的典故,这里表示对美丽女子的怀念。
21. 闲愁:无端的忧愁,这里表示对春天的忧伤。
22. 危楼:高耸的楼台,这里表示登高远望的心情。
23. 斜阳:夕阳,这里表示夕阳西下的景象。
24. 烟柳:指烟雾笼罩的柳树,这里表示春天的景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摸鱼儿》是辛弃疾的一首抒写春愁的佳作。诗中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更能消、几番风雨”,以问句开篇,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风雨无情,春去花落,这是自然规律,但作者却对此感到惋惜。“匆匆春又归去”,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短暂和无常,让人感叹生命的无常。
接下来,作者通过“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花开早,落红无数,都是春天的象征,但作者却用“长恨”和“何况”等词语,强调了春天的无常和短暂,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人生的无奈。
在“春且住”一句中,作者试图挽留春天,但最终还是无法阻止春天的离去。“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离去的无奈,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迷茫和困惑。
在“怨春不语”一句中,作者表达了对春天的不满。春天虽然美丽,但它却无法回答作者的疑问,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
接下来,作者通过“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长门事是指汉武帝宠爱的陈皇后被废,这里以陈皇后的命运隐喻人生的无常。佳期的误,既指春天的离去,也指人生的波折和坎坷。
在“蛾眉曾有人妒”一句中,作者以娥皇、女英的传说,表达了对人生嫉妒和纷争的感慨。娥皇、女英是古代传说中的两位美女,她们的美貌引起了他人的嫉妒,最终导致了悲剧。
最后,作者通过“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表达了对人生无奈的感慨。即使拥有千金,也无法买到心灵的慰藉。脉脉之情,是指作者对春天的眷恋和对人生的感慨,但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心情。
整首诗,辛弃疾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人生无常和无奈的感慨。他的诗句优美,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摸鱼儿》是南宋著名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辛弃疾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81年,正值金国入侵南宋时期。辛弃疾作为一位爱国将领,对国家的危亡深感忧虑,因此在这首词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关切。
在创作《摸鱼儿》时,辛弃疾正遭受着人生的低谷。他因主张抗金而被排挤,被贬谪到江西铅山一带。然而,尽管身处逆境,辛弃疾依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共同抵抗外敌侵略。
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政治腐败,民不聊生。金国的侵略使得国家山河破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辛弃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以词为武器,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激励人们奋起反抗,保卫家园。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