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谒金门·柳丝碧

标题包含
谒金门·柳丝碧
柳丝碧。柳下人家寒食。莺语匆匆花寂寂。玉阶春藓湿。 闲凭薰笼无力。心事有谁知得。檀炷绕窗灯背壁。画檐残雨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过绿
去完善

译文
柳树嫩绿,柳树下的人家在寒食节里显得冷冷清清。黄莺匆匆啼鸣,花儿静静地绽放。春天里的台阶被苔藓湿润。 倚靠在香炉旁,无所事事,内心百转千回却无人能懂。檀香绕着窗户燃烧,灯光映照在墙壁上。屋檐下的雨水滴落在画卷上。
过绿
去完善
释义
1. 柳丝碧:柳树嫩绿的枝条。 2. 寒食:寒食节,农历清明前一日,禁火冷食。 3. 莺语:黄莺的叫声。 4. 玉阶:玉石砌成的台阶。 5. 春藓:春天的苔藓。 6. 闲凭薰笼:悠闲地靠在熏笼上。 7. 有谁知得:有谁能够知道呢? 8. 檀炷:檀香点燃后的烟雾。 9. 灯背壁:灯光照亮了墙壁。 10. 画檐:彩绘屋檐。 11. 残雨滴:下雨时滴落的雨滴。
过绿
去完善
赏析
《谒金门·柳丝碧》是宋代词人陈克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词作。这首词通过对柳丝、人家、莺语、花寂等景物的描绘,以及主人公凭薰笼无力的动作和心事难知的心情,表现出了一种浓郁的春日寂寥之感。 上阕,“柳丝碧。柳下人家寒食”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柳丝翠绿,柳树下的家庭正在过寒食节。这里的“柳丝碧”既是对春天的形象描绘,也是诗人情感的象征,暗示着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接着,“莺语匆匆花寂寂”描绘了春天的声音和动态。黄莺的叫声虽然急促,但花儿却显得寂寞无声,这种对比更增添了春天的寂静感。 下阕,“玉阶春藓湿”描绘了春天的湿润。在春天的湿润中,台阶上的青苔也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然后,“闲凭薰笼无力”描绘了主人公的状态,她无所事事地倚靠在熏笼上,显得十分无力。这里可以看出她的孤独和无依。 最后,“心事有谁知得。檀炷绕窗灯背壁。画檐残雨滴”描绘了主人公的心事无人理解,她只能通过点燃檀香来排解心中的郁闷。而画檐上的雨滴声则进一步增加了她的孤寂感。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寂寥,以及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过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谒金门·柳丝碧》是南宋词人陈克所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时期,即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在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宋金对立的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陈克生活在这个时代,他的人生经历曲折坎坷。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后因战争而辞官回乡。在他的晚年,他专注于文学创作,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他的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谒金门·柳丝碧》这首词便是陈克晚年时期的作品之一。在这首词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词中的“柳丝碧”既是实景描写,也是作者心情的象征。
过绿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