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减字木兰花·伤怀离抱

标题包含
减字木兰花·伤怀离抱
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扁舟岸侧,枫叶荻花秋索索。细想前欢,须著人间比梦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欧阳观曾任绵州推官。欧阳修四岁时丧...查看更多
rywkeita
去完善

译文
悲伤地离别拥抱,如果天地有情也会衰老。这种情感怎样表达呢?就像细腻的丝线和渺茫的波浪一样难以捉摸。在岸边的小舟旁,秋天的枫叶和荻花在风中飘动。细细回想从前的欢乐时光,那美好仿佛只存在于梦境之中。
rywkeita
去完善
释义
1. 伤怀离抱:指因离别而感伤的心情。 2. 天若有情天亦老:如果老天也有感情的话,它也会因为悲欢离合而衰老。 3. 此意如何:这种情感应该如何形容呢? 4. 细似轻丝渺似波:细腻如轻柔的丝线,又如同微弱的波浪。 5. 扁舟岸侧:在岸边停泊的小船。 6. 枫叶荻花:枫叶和荻花,指秋天的景色。 7. 秋索索:形容秋天的萧瑟景象。 8. 细想前欢:仔细回想过去的欢乐时光。 9. 须著人间比梦间:应该把人间的欢乐看得如同梦境一样短暂。
rywkeita
去完善
赏析
《减字木兰花·伤怀离抱》是一首深情感人的离别词。首句“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以真挚的情感直抒胸臆,表明天地的情感,阐述离别的悲伤之情。次句“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离愁之微妙与无穷无尽。接下来,诗人以“扁舟岸侧,枫叶荻花秋索索”勾勒出一幅萧瑟的秋日景色,为离情渲染出浓烈的氛围。最后两句“细想前欢,须著人间比梦间”则表达了一种对于过去欢乐时光的留恋和对现实的无奈感慨,使整首词在深沉中展现出一种深情的美好。
rywkeita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减字木兰花·伤怀离抱》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的一首词作。这首词大约创作于宋仁宗嘉祐年间(公元1056-1063年),当时欧阳修担任翰林学士,主持国史编修工作。 在这段时间里,欧阳修的人生经历丰富多样。他不仅在文学、史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如编写了《新唐书》和《新五代史》等重要著作,还在政治舞台上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然而,由于他在朝廷中的正直敢言,多次受到排挤和攻击。这使得他在面对人生际遇时,既有壮志凌云的豪情,也有深沉内敛的忧虑。 在这个时期,北宋社会正处于从太平盛世向衰落时期的过渡阶段。虽然表面繁荣昌盛,但内部矛盾重重,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等问题日益严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欧阳修深感自己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努力为国家民族的未来发展献计献策。 因此,在这首《减字木兰花·伤怀离抱》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欧阳修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他对美好未来的期许。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欧阳修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在面对困境时的坚定信念和乐观心态,展现了他作为一代文坛领袖的风范。
rywkeita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