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魏万之京

标题包含
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颀(约690年-751年),字、号均不详,唐朝时期著名诗人。他的生平和事迹主要见于《旧唐书》和《新唐书》等历史文献。 李颀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是一位地方官员。他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查看更多
雅趣de行摄间
去完善

译文
不要只顾着沉醉于长安的繁华享乐之中,白白让大好时光在无所作为中悄然流逝。
雅趣de行摄间
去完善
释义
长安:唐代都城,代指繁华之地;蹉跎:虚度光阴。
雅趣de行摄间
去完善
赏析
全诗以深秋的景象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略带忧伤的氛围。开篇通过“朝闻”与“昨夜”的时间对照,将离别的现实与自然的变化巧妙结合,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颔联用“鸿雁”和“云山”两个意象进一步渲染羁旅之苦,表现出诗人对友人前途的担忧。颈联转入景物描写,“关城树色”与“御苑砧声”一静一动,既写出了季节的变迁,又暗示了人生的匆忙与无奈。尾联直抒胸臆,劝勉友人珍惜时光,切勿贪恋眼前的安逸,以免虚度年华。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堪称送别诗中的佳作。
雅趣de行摄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魏万之京》是唐代著名诗人李颀于天宝年间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个时期正是大唐盛世的鼎盛时期,社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诗歌艺术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峰。然而,这个时代也是唐朝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的开始,李颀作为一位敏锐的诗人在诗中反映出了这些现实问题。 在创作这首诗时,李颀已经步入中年,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他曾任官职,但因性格孤傲,不愿迎合权贵,最终辞官归隐。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对世态炎凉有了深刻的体会,对人生的无常和无奈有了更深的感悟。 在这个特殊时期,唐朝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贫富差距加大,民生疾苦增多。此外,科举制度的发展使得士人阶层逐渐壮大,但他们的前途却并非一片光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李颀通过对魏万的送别,表达了他对友人的关切和对时代的忧虑。
雅趣de行摄间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