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醉下祝融峰作

标题包含
醉下祝融峰作
我来万里驾长风,绝壑层云许荡胸。浊酒三杯豪气发,朗吟飞下祝融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又号紫阳,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南宋理学家、教育家。他是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查看更多
mickeyang
去完善

译文
我驾驭着长风行万里,穿越深谷与层云,心胸豁然开朗。喝下三杯浊酒激起豪情壮志,在高歌中飞下祝融峰。
mickeyang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祝融峰:位于湖南省南部,是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 2. 长风:指远大的抱负或志向。 3. 绝壑:深谷。 4. 层云:形容云雾层层叠叠。 5. 许:表示同意,许可。 6. 荡胸:形容开阔的心境。 7. 浊酒: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 8. 三杯:此处表示数量少。 9. 豪气:豪迈之气概。 10. 朗吟:高声吟咏。
mickeyang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醉下祝融峰作》是南宋诗人朱熹的一首描绘游览胜景的诗歌。诗中展现出磅礴的气势和豪放的情怀,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壮志凌云的追求。 “我来万里驾长风”一句抒发了诗人胸怀壮志,豪情万丈的豪情。以“长风”为意象,寓意诗人勇往直前,不惧艰难险阻的精神风貌。 “绝壑层云许荡胸”则是对诗人所见壮丽的山川之景的描述。其中“绝壑”象征着险峻的山路,而“层云”代表起伏的峰峦。这样的景色开阔了诗人的胸襟,也使其产生了凌空飞翔的感觉。 “浊酒三杯豪气发”则通过饮酒这一细节刻画了诗人潇洒不羁的气质。诗人借酒力激发豪气,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一句“朗吟飞下祝融峰”,诗人以“朗吟”的形式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并以“飞下祝融峰”的画面来展现自己俯览世界的壮志凌云。同时,这也暗示着诗人对于生活的一种豁达态度,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困境。
mickeyang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醉下祝融峰作》是南宋理学家、诗人朱熹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84年,时值南宋孝宗淳熙十一年。在这一年里,朱熹因母亲去世而回家守孝,离开了繁华的京都临安,来到风景秀丽的湖南衡山地区居住。 此时,朱熹正处在一个复杂的境地。一方面,他是朝廷的官员,被任命为秘阁修撰,负责国家藏书的管理和整理;另一方面,他又是著名的学者,对儒家经典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他的学术思想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些人对他推崇备至,有些人则对他冷嘲热讽。然而,朱熹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致力于弘扬儒家文化,提倡道德修养。 在这个特殊时期,朱熹游历了湖南各地,其中包括祝融峰。祝融峰位于南岳衡山之巅,相传为火神祝融的住所,是古代文人墨客争相登临的胜地。朱熹在祝融峰上饮酒赋诗,抒发内心的感慨。这首《醉下祝融峰作》正是他在这个时候创作的,表达了他对人生、自然以及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mickeyang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