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郭主簿二首·其一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
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
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
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
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
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
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
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房前林间绿意盎然,盛夏时节享清凉。
夏日微风适时吹拂,吹散热气舒我心。
闲暇之时无所事事,醒来读书抚琴乐融融。
菜园蔬果鲜嫩可口,陈年谷米依旧丰饶。
适度自足已足够,过分享乐不可取。
捣糯米酿甘醇美酒,酒熟后自斟自酌。
稚子依偎身边嬉闹,言语稚嫩尚未成型。
此情此景真正快乐,暂且忘怀繁华虚荣。
抬头远望悠悠白云,心中感慨历史沧桑。

去完善
释义
1. 蔼蔼:草木茂盛的样子。
2. 堂前林:指住宅前的树林。
3. 中夏:夏季的中央时期,这里指的是夏天。
4. 凯风:南风,指和风。
5. 回飙:回旋的风。
6. 息交:停止交游。
7. 游闲业:从事闲暇时的职业。
8. 卧起:指日常起居。
9. 书琴:读书弹琴。
10. 园蔬:指菜园里的蔬菜。
11. 余滋:充足的养分。
12. 旧谷:往年的粮食。
13. 营己:经营自己的生活。
14. 良有极:要有节制。
15. 过足:过度追求物质享受。
16. 舂秫:将谷物去皮的过程。
17. 自斟:自己倒酒喝。
18. 弱子:小孩子。
19. 学语未成音:刚学会说话还不清晰。
20. 此事:指饮酒和小孩子玩耍的事。
21. 真复乐:确实非常快乐。
22. 聊用:姑且用来。
23. 华簪:华丽的花冠,比喻名利。
24. 遥遥望白云:形容向往悠闲的生活。
25. 怀古一何深:怀念古代的事情,感慨很深。

去完善
赏析
《和郭主簿二首·其一》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诗人通过对夏日林荫、清风拂面、读书弹琴、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他在隐居生活中对宁静与自由的追求。诗歌的语言质朴而富有诗意,充满了田园气息。
开头四句“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描述了夏日阳光透过树木洒下的阴影,以及清风拂面带来的惬意。诗人用“凯风”“回飙”等词汇形象地描绘出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接下来的诗句“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表现了诗人远离世俗纷扰,专心致志于文学艺术的隐逸生活。诗人通过描绘菜园里的蔬菜和新谷,展现了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
诗歌后半部分“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知足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他乐于饮酒赋诗,享受天伦之乐,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郭主簿二首·其一》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在公元405年左右创作的诗歌。这个时期,陶渊明正遭受着战乱和政治黑暗的困扰,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追求内心的宁静。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在这段时间里,东晋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战争频繁,政治腐败严重。陶渊明虽然在朝廷任职,但他的正直和清高使他与官场格格不入,对现实生活充满了失望。因此,他选择了辞官归隐,过上了耕田种地的隐居生活。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陶渊明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由、宁静和平静的渴望。他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歌语言朴实,意境深远,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