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词二首·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人们都会感到悲伤和寂静,但我却认为秋天比春天更美好。晴朗的天空中一只仙鹤飞上云端,这引发了我的诗意灵感直达天际。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秋词二首·其一》:刘禹锡的《秋词二首》中的第一首。
2. 自古逢秋悲寂寥:自古以来人们都在秋天感伤孤独。
3. 我言秋日胜春朝:我认为秋天的景色胜过春天的早晨。
4. 晴空:晴朗的天空。
5. 一鹤排云上:一只仙鹤展翅高飞在云端之上。
6. 诗情:创作诗歌的灵感。
7. 碧霄:蓝天,青天。

去完善
赏析
《秋词二首·其一》刘禹锡这首古诗展现了对秋天的独特见解。诗人摒弃了传统诗词中对秋天萧条、悲伤的刻画,而认为秋天比春天更美好。首句“自古逢秋悲寂寥”点明了自古以来人们对秋天的普遍看法,而后一句“我言秋日胜春朝”则是诗人的独立见解。这两句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更展示了他不拘一格、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
接下来,诗人以“晴空一鹤排云上”描述了自己眼中的秋天美景,那排云而上的鹤仿佛拥有无限的力量,带动了诗人的情感,使之达到“碧霄”的高度。这里的“碧霄”可以理解为精神的升华,象征着诗人对于人生的一种高度和追求。
整首诗既展示了诗人独特的人生观,又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出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尊重。在《秋词二首·其一》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积极向上、勇于挑战、充满激情的刘禹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词二首·其一》是唐朝著名文学家刘禹锡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这一年发生了著名的“永贞革新”事件,刘禹锡因为支持王叔文的政治改革而被贬谪至朗州。在秋天的这个特殊时期,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在这段时间里,刘禹锡历经了人生的低谷,但始终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他在朗州的岁月中,广泛接触民间生活,了解百姓疾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政治观念和文学风格。同时,他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柳宗元、韩愈等,共同探讨国家大事,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当时的社会正处于变革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唐朝的国力日渐衰弱,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然而,这并没有让刘禹锡丧失信心,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让他更加坚定地相信,只要付出努力,就能为国家繁荣富强做出贡献。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他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成为唐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