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司空妓
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她将头发梳成高高的发髻,化着宫里流行的妆容;伴随着春天的气息,她唱起了杜韦娘的曲子。这样的场景司空见惯,已经不觉得新奇了,但这首诗却让苏州刺史思念不已。

去完善
释义
注释:1. 李司空:指唐代贞元年间的李绅,曾任过司空职务。2. 妓:指歌妓。3. 高髻云鬟:古代妇女的发型。4. 宫样妆:按照宫廷的样式梳妆打扮。5. 杜韦娘:曲名,是古时候一首著名的曲子。6. 司空见惯:表示对某些事情已经习以为常。7. 浑闲事:无关紧要的事。8. 苏州刺史:刘禹锡在唐敬宗宝历年间任苏州刺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七言诗,以描绘一位美丽的女子为主线,透露出官场上的一种讽刺和哀怨。首句“高髻云鬟宫样妆”描绘了这位女子的美貌和精致的妆容,宛如皇宫里的仙子一般;第二句“春风一曲杜韦娘”则将她美妙的歌声与春日的美好融为一体,令人陶醉。然而,接下来的两句却转向了对官僚腐败的讽刺:尽管司空见惯这些奢侈繁华的生活场景,但对于正直的官员来说,这仍然是一种伤害。诗歌通过描绘这种强烈的对比,展现出诗人对人性和官场的深刻洞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李司空妓》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创作时间为公元846年,此时正值唐朝晚期,社会矛盾逐渐加剧,政治腐败、宦官专权等问题日益严重。刘禹锡虽身居高位,但他忧国忧民,对民间疾苦有深刻的了解。
在此之前,刘禹锡因参与政治斗争而被贬谪多年,这使他深刻体会到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和世事的沧桑变幻。在与李司空的交往中,刘禹锡深感对方的真诚相待,因此写下了这首表达对李司空感激之情的诗篇。
当时的社会背景是,朝廷内部争权夺利,朝政日渐衰败,百姓生活困苦。在这样的环境下,刘禹锡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家国情怀,用诗歌表达了对社会的关切和对友人的诚挚情感。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刘禹锡卓越的诗才,更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