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标题包含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晁补之(1059年-1113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晁补之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晁端友为进士出身,曾任扬州司户参军。他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查看更多
你别动我来动
去完善

译文
清晨的小路上雨水纷纷扬扬,家乡的树叶正随风飘落。天气寒冷,大雁急促地飞向南方;岁月匆匆,旅人的行程依然遥远。鸟儿们纷纷躲避开航行的帆船,鱼儿则在水中惊慌失措地跳跃。孤独的小船将要停泊在何处?皎洁的月光下,只有寒霜笼罩的枫桥静静地守候在那里。
你别动我来动
去完善
释义
"吴松":今江苏苏州一带的吴淞江,这里代指江南地区。 "江乡":泛指水乡,即江边的小乡村。 "雁声急":大雁因寒冷而鸣叫得更加急促。 "荡桨":划动船桨,此处的“荡”表示摆动、摇动的意思。
你别动我来动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旅途景色的诗歌。在诗的开头,诗人以“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的景色渲染了氛围,预示着接下来的旅途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接下来,诗人通过“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的描述,表现出旅途中寒冷、孤独的气氛,以及距离家乡的遥远。 然后,诗人用“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的细节描绘,展示了旅途中的生动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船行的速度很快,表达了诗人渴望早点到达目的地的愿望。 最后,诗人以“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的场景收尾,展现了诗人独自一人在船上度过漫漫长夜的情景,同时借由霜月和枫桥的元素,传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既有旅途的艰辛,又有美好的自然景色,堪称诗人的佳作。
你别动我来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是宋代诗人晁补之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如下: 在宋徽宗时期,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当时的汴京(今河南开封)作为北宋的首都,成为了全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这一时期的文学成就尤为突出,诗歌和词赋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高峰。在这个背景下,年轻的诗人晁补之开始崭露头角。 晁补之是一位才情横溢的文人,他在当时被誉为“才子”,他的诗词才华得到了广泛的赞誉。然而,他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在他青年时期,他曾两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这使得他的人生充满了挫折和无奈。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晁补之写下了《吴松道中二首·其二》这首诗。诗中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以及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你别动我来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