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扬州韩绰判官

标题包含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杜牧出身于世代为官的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他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查看更多
Isabella許
去完善

译文
那座闻名的二十四桥,在明月映照下显得格外清幽。不知此刻,你是否正与佳人相伴,倾听她吹奏悠扬的箫声呢?
Isabella許
去完善
释义
二十四桥:扬州城内一座著名的桥梁;玉人:指美丽的人,这里暗指韩绰或其身边的佳人。
Isabella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江南秋日的美景,同时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开篇两句勾勒出一幅山水画卷,“青山隐隐”展现了自然的辽阔与朦胧之美,“水迢迢”则增添了一种距离感,暗示作者与友人分隔两地。“秋尽江南草未凋”点明时间背景,突出了江南独特的气候和景致。后两句转入具体场景描写,“二十四桥明月夜”营造了一种静谧浪漫的氛围,令人仿佛置身其中。最后一问“玉人何处教吹箫”,既流露出对友人生活的关切,又带着几分惆怅与遐想。全诗语言清新雅致,情感真挚含蓄,堪称唐诗中的佳作。
Isabella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作者杜牧正处于人生中较为失意的阶段。他曾在扬州任职,与友人韩绰共事,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后来杜牧离开扬州,在异地思念故地与旧友,感怀江南秋色中的美好时光,遂作此诗遥寄思念之情。诗中既有对江南秀丽风光的眷恋,也流露出对知音好友的牵挂。
Isabella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