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梧桐

标题包含
梧桐
亭亭南轩外,贞干修且直。广叶结青阴,繁花连素色。 天资韶雅性,不愧知音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戴叔伦(732年-789年),字幼公,一作次公,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生平事迹如下: 1. 早年经历:戴叔伦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就才华横溢,被誉为“神童”。然而,...查看更多
songxl816
去完善

译文
在南轩外亭亭玉立,树干挺拔而笔直。绿叶繁衍形成一片阴凉,繁花紧密相连呈现出朴素的颜色。天生具备美丽的气质与典雅的性情,不辱没知音的认知与赏识。
songxl816
去完善
释义
1. 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 2. 南轩:朝南的窗户或小亭子。 3. 贞干:指梧树挺拔的身姿。 4. 修且直:指梧树生长得高大且挺直。 5. 广叶:宽阔的树叶。 6. 结青阴:指梧树的树叶茂密,形成了浓郁的树荫。 7. 繁花:繁茂的花朵。 8. 连素色:与白色的花朵相连接。 9. 天资:天生的资质。 10. 韶雅性:美好的气质。 11. 不愧:无愧于。 12. 知音识:有共同兴趣和理解的人。
songxl816
去完善
赏析
《梧桐》戴叔伦:这首诗通过描绘梧树的形态、枝叶和花朵,展现了诗人对其独特品性的欣赏与赞美。“亭亭南轩外,贞干修且直”描述了梧树端庄地立在庭院中,树干笔直挺拔,显示了它的坚韧和贞洁。接着,“广叶结青阴,繁花连素色”形容梧树的绿叶繁茂,犹如铺展的浓荫,而其白色的花朵又如素雅的色调,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最后两句“天资韶雅性,不愧知音识”则是诗人的感慨,认为梧树天生具备一种美好高洁的气质,确实令人心悦诚服,堪称植物中的“知音”。整首诗语言质朴却情致盎然,传递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知和对生命力的敬畏之情。
songxl816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戴叔伦的《梧桐》一诗,创作于唐代贞元年间(785-805年),这是一位生活在社会动荡、政治复杂的时期。此时,唐朝正历经安史之乱后的恢复期,尽管国家元气大伤,但人民的生活和思想仍然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与发展。 戴叔伦的个人经历也很丰富,他出身贫寒,凭借自身的勤奋和智慧逐渐步入仕途。然而,他的官场生涯并不得意,几次被贬官,这也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体悟。正是这样的生活阅历,使得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关注民生疾苦,反映社会现实。 《梧桐》一诗,以梧桐为载体,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描述秋天的落叶,也暗示了诗人自身在社会变迁中的无奈和感慨。
songxl816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