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伊玖磨 团伊玖磨(Dan lkuma,1924―2001年),日本艺术院会员、日本三大作曲家之一。1924年4月7日生于东京。1942年入东京音乐学校作曲系,1945年毕业。1950年他的作品《A大调交响曲》获日本广播协会成立25周年管弦乐应征作品特等奖。1951年写出歌剧《夕鹤》,翌年首演,一举成名,获得每日音乐奖、山田耕笮作曲奖、伊庭孝歌剧奖。该剧在国内外演出已逾400余场,成为日本歌剧的代表作。1979年5月曾在中国演出。1953年,他与芥川也寸志、黛敏郎组织作曲家社团“三人会”。1966年曾被授予日本艺术院奖。1973年就任日本艺术院第二部(音乐、戏剧、舞蹈部)会员。1976年任新成立的歌剧研究所所长。迄今已创作7部歌剧、6部交响乐、16部管弦乐曲、7首室内乐及众多的合唱曲、吹奏曲、电影音乐、戏剧音乐等,作为日本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享有很高的声誉;他曾任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毕生致力于日中文化交流事业。据中国交响乐团团长俞松林介绍,团伊玖磨家族自其父辈便致力于日中文化交流事业。上世纪30年代,梅兰芳几次访日演出都是由他父亲一手操办的。而他的父亲也正是因为从事日中文化交流活动,而惨遭日本特务杀害的。子继父业,团伊玖磨先生从小就关注中国文化。自1966年起,先后50余次访华,为日中文化交流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创作的歌剧《夕鹤》,于1979年曾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外国歌剧作品访华演出,并获得了成功。